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通过两步法合成了两类结构新颖的糖基改性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葡萄糖酰胺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GBPS)和乳糖酰胺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LBPS),并初步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物化性能。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中间体氨丙基硅油(APSO),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对胺值和粘度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7 h,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摩尔量的15%。通过改变投料比合成了胺值分别为1.89 mmol/g, 3.97 mmol/g, 5.34 mmol/g和6.75 mmol/g的四种氨丙基硅油,并通过FT-IR,1H-NMR和13C-NMR确定了产物的结构。利用所合成不同胺值的APSO与葡萄糖内酯反应,制备了葡萄糖酰胺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GBPS),并利用FT-IR,1H-NMR和13C-NMR分析了产物的分子结构。通过溶解实验、浊点测量、表面张力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DLS)和接触角测量仪等技术对GBPS系列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浊点、表面活性、聚集行为及铺展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除了由低胺值(1.89 mmol/g )APSO产物GBPS-1溶解差外,GBPS-2、GBPS-3和GBPS-4都有较好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不存在浊点,并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三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8.1、11.4、148.8 mg/L和22.9、23.6、25.1 mN/m;当浓度超过CMC后可以形成尺寸分别在200-600 nm之间的聚合物胶束;在石蜡上能够较好的铺展,铺展30 s时的接触角分别为51o、43.5o和66.5o。利用不同胺值的APSO与乳糖酸反应,制备了乳糖酰胺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LBPS),分析了产物的分子结构,测定了其水溶性、浊点、表面活性、聚集行为及铺展性能等。结果显示:低胺值(1.89 mmol/g)APSO合成LBPS-1溶解性也差,其余都可以用水溶解,在水溶液中不存在浊点;并且具有高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8.1、15.8、1381.7 mg/L,最低表面张力分别为27.1、26.8、26.9 mN/m;在CMC以上浓度,能形成尺寸在30-250 nm之间的聚合物胶束,但在石蜡表面铺展性能较差,铺展30 s时的接触角分别为63.3o、64.6o和8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