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消费者野生江鲜购买意愿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d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水产品消费大国,水产品在人们的食物消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受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消费者对野生江鲜表现出明显偏好,在市场利益驱使下,野生江鲜被过度捕捞,加上拦河筑坝、航道整治等人类活动的干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退化,野生渔业资源急剧衰竭。野生渔业资源对于国家生态安全和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竭,危害国家生态安全的背景下,国家实行十年禁捕政策,从捕捞生产和市场流通等供给端保护长江流域野生渔业资源。市场需求端的消费者对此反应如何?是否愿意减少甚至拒绝购买野生江鲜即进行绿色消费以保护长江流域野生渔业资源?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内野生动物交易的关联,以及“禁野令”等相关政策的颁布,引发了公众对野生动物消费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随后发生的多起与水产品相关的疫情传播事件,又将水产品消费推上风口浪尖。新冠肺炎疫情构成的外部刺激对消费者野生江鲜的健康安全认知和购买意愿是否产生风评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能否以“禁捕”、“禁野”为契机,促使消费者摒弃消费野生江鲜的传统习惯,形成科学文明的饮食观和绿色消费新风尚,从消费端助力野生渔业资源保护?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总结,构建了以计划行为理论、规范激活理论和SOR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分析框架,对影响消费者野生江鲜购买意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选择长江流域八个省市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到的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消费者野生江鲜购买意愿及形成机制展开实证研究。通过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理论,探讨消费者野生江鲜的需求动因,为促使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推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和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以个人规范(个人道德义务感)为核心变量的野生江鲜购买意愿内部影响因素研究中,消费者对野生江鲜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对事物的评价),个人规范和责任意识(对环境和他人的责任感)较强,主观规范(感知的社会压力)和感知行为控制(感知的行为执行难易度)较弱;个人规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责任意识均对消费者野生江鲜购买意愿产生显著直接影响,且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主观规范、个人规范、态度、责任意识、感知行为控制;个人规范在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责任意识与野生江鲜购买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其次,以外部刺激为核心变量的野生江鲜购买意愿外部影响因素研究中,消费者对野生江鲜的风险感知和购买频率在一段时间内受到疫情冲击影响;但总体上由于对水产品认知水平有限,疫情构成的外部刺激对消费者野生江鲜的风险感知和购买意愿影响较小;消费者对野生江鲜存在较强的消费偏好,对风险感知和购买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分别从政府和消费者层面提出本研究的建议和对策。在政府层面,需要加强水产品相关知识的普及,传授给消费者辨别优质水产品的技巧;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消费者思想教育,营造保护生态资源的社会氛围,形成绿色消费风尚;加强包括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消费野生江鲜的行为。在消费者层面,需要增强对水产品的认知,扫除意识盲区,消除对养殖水产品的偏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增强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义务感,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其他文献
休闲农业是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同步”、农村“三产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在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同时,休闲农业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转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上海郊区乡村工业的衰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上海乡村振兴
学位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提高,食物消费从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水产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日渐上升,国内对进口水产品需求也与日俱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进口水产品数量大幅度下降。同时受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短缺等因素制约,国内水产品供给结构难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进口水产品数量骤减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供给端,中国海关加强监测,阻断进口,保障国内水产品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全球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俨然已经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在这样的国内外经济格局下,国内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农村居民人口总数多,消费增速快,农村居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然而,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居民消费。农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要更多,消费更易受到影响,制度保障措施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
学位
我国旅游业发展由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聚焦海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以平潭国际旅游岛居民为研究对象,提出海岛旅游地居民感知与社区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假设关系,构建旅游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海岛旅游居民对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的内在影响因素和海岛居民感知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经济生活感知、生态环境感知、旅游参与
期刊
为了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正式开始。在长江流域“十年禁捕”的背景下,近30万的渔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的缺失会带来严重的个人风险、家庭风险和社会风险。所以,要想在长江流域实施全面禁捕的同时保障好渔民的长远生计,转产转业才是根本之策。政府部门提供的各种就业支持政策在促进渔民转产转业、保障渔民基本生计水平、完善渔民养老机制等多个方
学位
当前疫情常态化,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充分落实“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利用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促进居民消费成为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作为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优质蛋白供给产品,水产品的消费不仅对于增加有效需求、启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居民膳食结构的优化也具有积极作用。但对于相对成熟的城镇市场来说,农村水产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量较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许多
学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已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是积极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财政支持农业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共同富裕等。贵州省属高原山地区域,农业人口占比较多,农业生产基础较为薄弱,是国家扶贫重点关注地区。该省份财政实力较弱,财政自给率较低,对中央政府资金的依赖度较高,中央财政的大部
学位
报纸
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的经济改革,非农建设用地的市场需求也正在日益增长,土地资源被大规模征用,导致了许多农村居民沦为失地农民。我国社会经济产业生长和城市化加速发展,让农民唯独的经济来源来满足产业化和城市化生长发展的需求,它还使乡下区域的城市建设转向农业计划。在对研究论文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大片的农田被改建成建设用地,农民屡次丧失土地的拥有权。在调查研究中,不仅发现土地征用的过程会把农民的心击垮,单靠
学位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中国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国家。在我国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粗放的养殖模式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严重制约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对于绿色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保护渔业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实现渔业养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渔业绿色发展的迫切要求。那么,在我国南美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