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曾(987—1038),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山东青州市)。宋咸平年间,连中三元,名噪一时。历事宋真宗、宋仁宗两朝,三度入相,对于当时的内政、外交,国计、民生多有建树,是北宋前期著名的政治家。王曾三次主政中央,历任副相、首相、亚相,参与了当时宋廷的中央大政。宋真宗“天书封禅”,王曾虽不赞赏,却不得不依违其中。真宗大修玉清昭应宫,王曾“言天下所不敢言”,果断加以反对,虽未能改变大局,却显示了不畏强权、忠君某国的品质,为真宗所赞赏;刘太后称制期间,朝局趋于混乱,王曾挺身而出,以策略劝谏刘太后,并与奸臣丁谓进行了坚决而富有技巧的斗争,最终“计除丁谓”,安定了政局,实为朝廷中流砥柱,为史家所称赞;仁宗主政后,王曾提倡“以史为鉴”,劝导仁宗行德政,并奖掖、举荐了范仲淹、富弼、韩琦等贤臣,为国选才,这些人对于宋代政治贡献巨大。王曾主政地方,能以苍生为己念,力图造福一方百姓。他关心民瘼,为政不忘方便百姓;主持刑狱,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主政应天时,他果敢机智,禁谣言、安民心,奖掖下属、减免赋税,确保一方稳定;罢相其间,他宽以待民,大兴地方学校,为当地学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士人所称赞,堪称贤良牧民官。在处理宋辽关系上,王曾惩戒唐中期以来北方少数民族渐趋居于强势,中原王朝处处被动之弊,提倡严“华夏之防”,这一思想对于后来宋代士人所倡导的民族观念有开创之功。在出使契丹期间,他不辱使命,维护了宋朝的尊严,赢得了对方的尊重。出使所撰《上契丹事》一文,对于沿途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民族风情等均有介绍,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后世史书所采纳。王曾人品敦厚,有古人之风,故能与皇室、同僚、下属建立起颇为融洽的人际关系。王曾虽然三次被罢相,但这是由于中央权力之争,与个人道德品质、政治素养无关。宋真宗、刘太后、宋仁宗,均对于王曾的个人品质非常认可,对王曾赞许有加,君臣关系一直较为和谐;他青年受知于李沆、寇准、吕蒙正等名臣,得到他们的欣赏,在仕途上也多得其提携;任职中央期间,王曾既能与贤良宰相王旦等人关系融洽,与丁谓等奸恶之人也能维持平淡之交。对于后学,如范仲淹等人,他能发现、赏识并加以提拔,实属难能可贵;此外,王曾还与文人、学者关系密切,如石介等,可见其交游之广。王曾出身文人,少年即负盛名,中状元后,名声益著。在“崇文抑武”的宋代,自然能左右逢源。他的诗文,存世不多。他以诗文受知于当朝,跻身政要,从其存世诗文中可窥见王曾的远大抱负和卓越文采。他注重以史为鉴,对于前朝、当朝史事较为留意,所撰《王文正公笔录》一书对于五代后期、宋初史事记载较多,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一说,即出自该书。王曾为政颇有特色,能坚持将高度的原则性与灵活的策略性有机统一起来。他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畏强权坚持自己的原则和追求,如他在谏议真宗修玉清昭应宫和刘太后称制上;也能隐忍不发、徐图进取,如“计除丁谓”。笔者认为,这与其文人出仕的路数和平民出身的背景息息相关。王曾是北宋承平时期的贤相,较之前边的寇准、王旦,后边的范仲淹、王安石等人政绩、事功颇为逊色,但笔者认为,这是时代使然,不能苛责王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