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家园——人类学视野下一个移民镇的成长轨迹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侨港是广西北海市下辖的一个难侨安置镇。该镇原是一片荒无人烟、偏僻的港口,其诞生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越南排华反华政策下的产物。当时国家按照“对口安置”的原则,安置了8000多名被驱赶回国的原在越南婆湾岛、海防以从事捕捞为生的渔民,其主体是早期从北海地区迁移到越南的蛋民华侨。侨港镇的诞生和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被迫性”移民不断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华侨归国后不断适应“陌生”祖籍地的过程。 侨港镇的归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归侨,其身份兼具“侨”和“蛋”的双重色彩,表现在外在文化上是充满了独特的族群特征。侨港镇的归侨由于世代侨居异国他乡,使得自身拥有的浓厚的“蛋家风情”文化习俗得以完整保留和延续。但在外力逼迫下,回到遥远而陌生的祖籍地,为了应对翻天覆地的变化、外界社会文化的压力,其固有的文化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本文的目的之一即是探讨习俗变迁背后的迫力和魅力。其二,探讨的是“被迫性”移民对迁入地和自我身份的认同,认同的建构是情境性,流动的,是一个交织着多重利益复杂的心理过程。通过分析侨港镇归侨地域和身份的认同,得出了认同是因时而异,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并无固定一成不变的模式。最后,本文试图展现一幅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移民安置点完整的成长轨迹,从而达到深刻反思移民安置和地方性融入的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历史语言学的先驱格里姆(J.L.K.Grimm)曾经讲过两句足以令人振聋发聩的名言,一是“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二是“关于各个民族的情况,有一种比之骨头、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
此次“相约G20·空中看浙江”主题报道活动是湖州台联合全省城市台新媒体共同开展的大型联合报道行动。旨在为深入宣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浙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给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在不断的加速,档案管理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事业单位发展
学位
家族是一个功能和组织完备的小社会,家族的变迁是村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新疆作为多民族社会,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杂居共处,形成了多民族环境下的多元文化特征。巴里坤是清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