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动物实验中NSAIDs可抑制结肠肿瘤的形成,使发生数量减少,肿瘤体积缩小,表现为剂量依赖性。NSAIDs的这种对肿瘤的防治作用的机理不是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与抑制靶分子环氧合酶-2(cyclooxygenease-2,COX-2)的活性有关。目前已知COX有两种同功酶形式: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COX-1是组成性酶,该酶及编码它的信使核糖核酸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正常情况下保持着稳定的水平,各组织产生的前列腺素也保持相对恒定的浓度,以保证细胞的正常活动,包括保护胃粘膜、调节血管张力、调节肾功能等;COX-2是诱导性酶,正常情况下机体组织内分布很少,其基因可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细菌毒素、致炎物质等刺激而迅速表达,从而COX-2蛋白表达量也迅速升高,与炎症、肿瘤发生等病理过程有关。近年来COX-2表达与肿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在许多肿瘤中(结、直肠腺瘤及腺癌、胰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骨肉瘤)COX-2mRNA及蛋白质水平较正常组织升高,COX-2通过抑制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的发生、促进肿瘤转移等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NSAIDs对COX-1的抑制与其不良反应相关,而对COX-2的抑制才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作用机理。传统的NSAIDs对COX抑制无选择性,消化道粘膜糜烂、溃疡、出血、肝、肾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发生率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COX-1与COX-2在 — ———¥——£&—— 体内分布不同,所组成的氨基酸序列虽有61%的相同,但其酶的活性部位结 构不同,COX-l的活性部位有谷氨酸和组氨酸,COX-2的相应部位为频氨 酸和精氨酸l”,引]。这就为找到选择性作用于 COX上而不抑制 COXl的药物 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发既具有药理作用又对其他组织的毒性较低的新的 NSAIDs。近年来,人们致力于开发选择性抑制COX-2的NSAIDs,如尼美 舒禾(nimesulide)、塞雷西布(celecoxib,SC-58635)、美洛昔康则eloxicam)、 ROfeCOX山(MOXX,MK心966厂 这些药物对于结肠癌、类风湿性关节炎 (rhAuma宜*d阶hfos,RA)、骨性关节炎(osteoartkms,OA)的疗效龟安全性、耐 受性的体内、外实验研究陆续有报道[兀,叩,m\ 认为选择性抑制 COX《的 NS讪S治疗结肠癌[川1、OR及AR疗效与传统的NS皿S类似,副作用与 安慰剂接近。基于以上理论,本研究检测了SGC7901及SGC7901转染COX上 反义核酸的7901人S细胞的COX上蛋白表达水平、肿瘤细胞的生长特性、 细胞周期、凋亡及致瘤性,并检测NSAll3S对不同COX-2蛋白表达水平的 胃癌细胞系的生长及增殖活性的影响,观察裸鼠摄入NSAll3S后对移植瘤的 抑瘤作用及胃肠道溃疡、出血发生率,检测肝、肾功能,探讨NSA.----S抑瘤 作用与COX-2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NSAfDs抑瘤作用机理,比 较传统的NSAIDS与选择性抑制COX-2的NSAIDS抑制肿瘤效应及胃肠道、 肝、肾的安全性,筛选治疗肿瘤有效而安全的NSAIDS,为进一步应用于临 床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实验方祛及结果: l、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在蛋白质水平SGC7901有COX.2阳性表 达,转染质粒载体pCDNA3刁的790P细胞COX上表达与SGC7901 接近,SGC7901转染COX-2反义核酸的7901叭S细胞COX-2表达 量下调,呈弱阳性。 2、M TT j$检测表明;COX-2低表达的7901.AS较之子SGC7901和 3Gas汀Oenterologvmst讪ie 第四军医大学西士学嵌枝艾 7901P细胞增殖活性降低。MTT法检测NSA.----s药物对四种胃癌细 胞系SGC刁、7901P、7901-AS、AGS增殖活性的影响显示:塞 来西布对四种细胞系均有作用,是实验所选的七种药物中作用最强 的,但对COX—2表达下调的7901—AS的抑制作用略低于其他三 种细胞;尼美舒利作用次之,且对四种细胞系作用接近;吼跺美辛、 舒林酸、阿斯匹林呈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布洛芬、案普生无明显 的抑制作用。 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转染COX—2反义 核酸下调COX一二蛋白表达可以逆转Q期延搁石期细胞由767% 降至599%。叼垛美辛及塞来西布作用于SGC7901后亦可逆转G; 期延搁,GI期细胞由对照组的 743%降至 665%和 668%,此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