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启蒙学派中的反奴隶制理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luj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进步理论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产物。与法国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的激进狂热不同,苏格兰启蒙运动审慎稳健,对现实给予了特别关注。受这一研究传统的影响,苏格兰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解读“进步”的做法,较之其法国同伴显得更加值得称赞。在18世纪国力日趋强盛的表象之下,英国社会暗流涌动。经济繁荣与道德沦丧的矛盾愈发突出,稍有不慎,国家就会从昌隆安定沦落至萧条混乱。困惑与迷茫激励着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上下求索,他们以历史进步理论为指导,对社会危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考察。与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奴隶制自然招致了众人的攻讦与责难,从而引发了欧洲人在这个问题上持续百年的争执不休。在许多公开表明反奴隶制立场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中间,斯密和米勒的论断最引人注目。他们二人超越了其他学者相对单纯的哲学思辨,将更多的历史思考融入其中。他们不但从战争、法律、财产等角度分析了奴隶的产生方式,而且还从权利的丧失、悲惨的遭遇等方面说明了奴隶生存状况的恶劣。在宏观把握奴隶制发展演变历史的基础之上,斯密创造性地从经济学视角切入,利用“投入成本不断增加”与“产出利润逐渐减少”两大缺陷论证了奴隶制经济的巨大危害。米勒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思想,在批判奴隶制经济低效的同时,从侵犯自由权利与腐蚀民族美德两大层面痛陈了奴隶制的不道德性。虽然斯密对腐朽落后的奴隶制厌恶之至,但是它在世界范围内依旧盛行的事实却让斯密深感无奈。对西欧社会特殊性的认知,对人类自利本性的理解,使斯密得出了“只有西欧少数国家才有可能废除奴隶制”的悲观结论。相比之下,深受斯密影响的米勒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悲观向乐观的转变。对斯密悲观主义论断的修正,坚定的政治自由信仰与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让米勒愈发乐观地看待奴隶制的废除前景。实际上,斯密和米勒在奴隶制废除可能性问题上的不同反应,代表着包括苏格兰启蒙学派在内的整个英国社会的不同态度。启蒙学者的反奴隶制思想与英国废奴运动的有机结合,最终促成了1807年《废除奴隶贸易法案》与1833年《废除奴隶制法案》的顺利通过。不可逆转的历史车轮似乎在冥冥之中对斯密和米勒两人的观点做出了明确的裁决。
其他文献
根据我国实时监测气象设备布设网点不断扩大和加密的现状,提出利用现有的GPRS网络覆盖范围广、实时在线、通信质量高和维持费用低等优势,设计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气象数据
刘震云(1958—)倾八年之力完成的二百万言长篇巨著《故乡面和花朵》(华艺出版社,1998),无疑是一部颠覆了作者阅读期待的反经验作品。该作以一种难以把握的碎片式的记忆方式表达了刘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情况及健康需求状况,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资料。结果:造口周围皮肤炎症是发生率最高的
中国古代的赋学理论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曰赋论,二曰赋序跋,三曰赋评点,四曰赋格,五曰赋话。赋话是这五种赋学批评形态中最为晚出的,也是最为系统、全面的赋学理论。《雨村赋话
《亘史钞》作为一部产生于晚明时期的类书,书中大部分是潘之恒汇辑前朝或同时代他人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品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当时的社会传闻而创作的。《亘史钞》的出现
史铁生是当代作家中思想非常深刻的作家。他的创作开始于他残疾之后。残疾之后,他在街道工作,并开始进行了尝试性的创作,1978年开始创作以来,史铁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史铁生
李澄中(1629—1700),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明末清初之际山东诸城著名诗人。他与丁耀亢、刘翼明、张衍等并称为“诸城十老”,活跃于清初山左诗坛。长于诗文及笔记小说,著有《卧象山
选取8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收入模型方法,将净利润作为被解释变量,选择5个风险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度量它们面临的操作风险状况。从银行的年度报告中收集这些变量数据,
从后汉到隋唐时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关键时期,其中尤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重要。这一时期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从依附到分离,再到和谐交流以及融合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必然会
故宫博物院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其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悠久,颇受人们大众的关注。近年来,故宫受关注度不断提升,并逐渐摆脱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随着文创产品的不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