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澄中(1629—1700),字渭清,号渔村,又号雷田,明末清初之际山东诸城著名诗人。他与丁耀亢、刘翼明、张衍等并称为“诸城十老”,活跃于清初山左诗坛。长于诗文及笔记小说,著有《卧象山房集》《白云村文集》及《艮斋笔记》等,其诗感情真挚,各体兼擅。本文分四个章节,分别探析李澄中的家世生平、交游唱和活动、思想内容、诗歌创作的渊源及其艺术特色。第一章论述了李澄中的家世生平,这是其诗歌创作的情感来源。李澄中出生于一个传统的文人之家,有父之教导亦有兄与之切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好学,很早便受到了丁耀亢及周亮工等大家的赏识。明末清初的战乱致使李氏家道中落,这更加激起了李澄中的用世之志向。然而,李澄中在仕途之路上几乎是屡试屡踬,不惑之年却还只是个诸生。仕途的偃蹇使李澄中一改以往自负之形象而变得满腹愁苦。康熙十八年的博学鸿词科是李澄中人生的转折点,几经波折的诗人终于踏上了为官之路,然而李澄中在官场中并未如鱼得水,十几年的为官生涯在各种愁苦中结束。第二章介绍了李澄中的交游活动。李澄中一生交游广泛,在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中既有同窗朋友之交,也有官场友人之交。这些交游活动不仅能够让我们清楚认识诗人本身的变化,也能够了解当时某些团体或诗人的状况。第三章解析了李澄中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的人生经历充实了李澄中诗歌的思想内容,他的个人抒怀诗渗透着现实遭际的纹理,承载着内心的悸动,流露出他内心丰富复杂深微的情感。他的咏物写景诗,寄情于景,所咏之物无不承载着诗人当时内心的真实情感。独特的西南之行的经历使得诗人将西南之风物人情描述地详细而真实。咏史怀古诗将古迹、史事、现实紧密结合,既有物是人非的伤感,也有从史事中提炼的人生哲理。第四章阐释了李澄中诗歌的创作渊源与艺术特色。李澄中诗歌经历了从晚唐到七子再到汉魏盛唐的历练,最终落脚于杜甫。这样的诗歌创作渊源使得李澄中的诗歌重于言情,工于锤炼,各体兼擅,风格多样,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