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痫前期是产科常见疾病,是妊娠期特发性高血压疾病,可伴有多脏器损害。子痫前期孕产妇死亡率为4.69%,且围产儿死亡率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更高达33.9%o-58.6%。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自Starkt首次提出氧化应激在子痫前期的病理发展中存在潜在作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氧化应激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目前认为子痫前期的发病起源于全身氧化-抗氧化失衡,血浆炎性因子参与内皮损伤,进一步引起全身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导致血管收缩,终末器官血流灌注不足,血管渗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子痫前期的临床症状。氧化应激在多种与内皮功能受损有关的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子痫前期患者机体内活性氧族(ROS)与抗氧化体系之间失去平衡,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在正常妊娠孕妇体内也可见到自由基产物,但由于妊娠期体内抗氧化能力相应提高,二者之间仍处于平衡,不致构成氧化应激。近年发现蛋白、多肽、氨基酸对各种自由基及其相关氧化物相当敏感。在子痫前期,氧化产物增多(脂质过氧化物、蛋白氧化产物、核酸),抗氧化能力减低,导致子痫前期患者体内呈现氧化应激状态。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是一种新型的蛋白类氧化应激标志物,是氧化应激引起体内各种蛋白质氧化所形成的终末产物的总称。由Witko-Sarsat等,于1996年首先由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中分离出,是含有双酪氨酸的蛋白交联产物,主要成分是血清白蛋白被自由基和反应性氧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髓过氧化酶产生的氯化氧化物)氧化后的产物。体内外实验中AOPP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加重氧化应激程度。在糖尿病、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肠炎等疾病中AOPPs水平均增高,这可能与疾病形成相关。Kaneda等研究表明AOPP是冠状动脉粥样疾病的可靠风险因子。Hideaki Kaneda等研究表明慢性冠脉疾病和尿毒症一样,血浆蛋白发生氧化。慢性冠脉疾病患者血浆中AOPP水平和尿毒症患者血浆中增高水平相同,并且AOPP水平与慢性冠脉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氧化应激可能相关于慢性冠脉疾病病理。AOPP作为氧化应激的新标志物,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观察30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子痫前期轻度15例、子痫前期重度15例)与20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浆、脐血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表达水平的差异;血浆氧化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表达水平;血浆AOPP与脐血AOPP、血浆MDA、血浆SOD的相关性;探讨AOPP与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关系。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在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血浆及脐血中表达量的差异及血浆AOPP与脐血AOPP、MDA、SOD的相关性,探讨AOPP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相关性,探索AOPP在子痫前期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氧化应激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分子通路提供线索。研究方法1、运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孕妇血浆AOPP、脐血AOPP表达水平;2、运用NBT法和TBA法分别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血浆SOD、MDA的表达水平是否有统计学差异;3、分析血浆AOPP与脐血AOPP、MDA、SOD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明确AOPP是否参与子痫前期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子痫前期发生的机制;4、分析24小时尿蛋白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水平的相关性,明确血浆AOPP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5、统计用SPSS13.0软件,所测数据以X±S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后,方差齐性的数据采用One-Way ANOVA,多重比较选择LSD法;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Welch检验,多重比较方法选择Dunett T3法检测,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对AOPP与SOD、MDA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各组在相关分析之前做正态分析检测,如各参数服从正态分布,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测;如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3):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0),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00);2、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脐血AOP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血AOPP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0),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07)3、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血浆MDA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MDA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1);与正常妊娠孕妇比较,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OD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SOD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1)。4、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与24小时尿蛋白,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868,P=0.000);与脐血AOPP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8,P=0.000),与血浆MDA的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0.811,P=0.002),与SOD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r=-0.808,P=0.000)。结论1、血浆及脐血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表达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显著增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孕妇血浆AOPP的水平增高是子痫前期的重要病理变化,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过程。2、子痫前期患者血浆AOPP与MDA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SOD成负相关关系,提示子痫前期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多种氧化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有关;3、血浆AOPP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AOPP可能成为评估病情的一个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