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苍术多糖的初步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dong33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因主产于江苏茅山地区而得名茅苍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茅苍术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较多,而对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报道较少,有研究表明茅苍术中非挥发性成分也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因此,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茅苍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组成分析及初步药理学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茅苍术这一珍稀资源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本论文研究了茅苍术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20倍,提取时间每次4小时,提取2次。得率为3.90%。此工艺可作为工业放大参考。采用改良的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测得茅苍术多糖APB的糖含量为15.33%。本文着重研究了茅苍术经热水提取后残渣再用稀碱水溶液提取的多糖,经三氯乙酸脱蛋白,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得到三种茅苍术多糖,APBd-1,APBd-2,APBd-3。再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APBs-1,APBs-2,APBs-3三种多糖组分,在HPLC图谱上呈单一对称峰,表明三种组分均达到了一定的均一纯度。采用色谱学手段和化学分析法,分析了茅苍术多糖三种组分的单糖组成,APBs-1含3种单糖,分别为未知单糖、鼠李糖、木糖,其比例为(未知单糖除外)1.80∶1。APBs-2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其比例为1.12∶8.89∶1。APBs-3主要山阿拉伯糖组成,并含有与APBs-1相同的一未知单糖。并以葡萄糖为参比测定茅苍术多糖各组分的校正系数分别为0.698、0.766、0.543。根据校正系数计算出的茅苍术多糖各组分的含糖量分别为60.24%、71.62%、48.87%。运用UV、IR、GC、HPLC等现代分析手段,对茅苍术多糖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茅苍术多糖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无味,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分子量测定结果为APBs-1分子量为9.08×103Da,APBs-2分子量为3.33×104Da,APBs-3分子量为10.95×105Da。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均显示有糖的特征吸收峰,三种组分的红外图谱中均未见810 cm-1和870 cm-1处的吸收峰,可能均不含甘露糖,与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的组成结果一致。实验对茅苍术多糖的药理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茅苍术粗多糖对·OH的清除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增强,表明茅苍术粗多糖对·OH的清除能力与其浓度具有量效关系,茅苍术粗多糖浓度为4.8mg/mL时其清除率达35%,浓度大于5mg/mL以后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都无明显增加。茅苍术粗多糖对人胃癌肿瘤细胞AGS在较低浓度时呈现促进作用,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60μg/mL后多糖对该细胞的影响逐渐转变为抑制作用。多糖浓度在320μg/mL以后,对肿瘤细胞的抑制能力变弱。茅苍术粗多糖对U937人血癌肿瘤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也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GC—MS和GC—IsoMS技术,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这一特定海域三个季节(2002年8月,11月,2003年2月)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脂肪酸的种类、来源、含量的平面、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规
自从韩礼德和哈桑在1976年提出篇章功能理论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将它应用于语篇分析中。衔接理论,作为篇章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被引入国内并受到国内众多学者的重视。
在中国,口语学习一直是学习者的薄弱环节。所以,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口头交际能力是每个英语教师面临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英语教师都深有体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张口说英语是件艰难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绝大多数的联合化疗可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绝经。目前对于化疗性闭经(CIA)与乳腺癌预后间的关系仍然存在
我国社会组织立法,在文本上具有典型的硬法规制特征,但在实践中并未得到有效实施,呈现出一种明显的硬法不硬的状态。适应社会治理需要和法治发展趋势,根据社会组织特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