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普拉克索常用于帕金森氏病和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多数研究表明普拉克索与冲动行为的发生有关。冲动性是指个体常不假思索就迅速行动,对行为负性结果的敏感性降低、在对刺激的信息处理过程完成之前就做出迅速无计划的反应、个体缺乏对行为后果的考虑。冲动控制是对冲动的控制,高冲动性会导致冲动控制异常,产生冲动行为。而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ICD)指在强烈的欲望驱使下,难以自控的采取某些行为的心理障碍。冲动性可分为2类,分别为行为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行为冲动性主要与冲动控制和行为抑制有关,表现的是反应抑制的缺乏。认知冲动性表现为对延迟奖励的不敏感,更多倾向于选择获得即时的奖励但长期受损的结果,而忽视长期受益却伴随着即时惩罚的结果。本实验研究服用普拉克索群体的冲动性特点。分别利用Go/No go实验室任务、爱荷华赌博任务研究行为冲动性及认知冲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5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匹配。所有被试者均需完成爱荷华赌博任务、Go/No go任务,记录行为学数据。对行为学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针对实验组服药后在爱荷华赌博任务上的表现与Go/No go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爱荷华赌博任务:两组净分数经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性未达统计学意义(F(1,33)=0.008,p=0.930),组别与测量时间未见显著交互效应(F(1,33)=1.772,p=0.192)。2.Go/No go:实验组和对照组反应时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性未达统计学意义(F(1,33)=1.280,p=0.266),组别与测量时间未见显著交互效应(F(1,33)=0.147,p=0.704)。错误率结果表明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性未达统计学意义(F(1,33)=0.161,p=0.691),组别与测量时间未见显著交互效应(F(1,33)=3.459,p=0.072)。漏按率结果表明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性未达统计学意义(F(1,33)=0.984,p=0.328),组别与测量时间交互效应存在边缘显著(F(1,33)=4.487,p=0.042),进一步行post-hoc表明实验组组内测量时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F(1,33)=4.232,p=0.048),对照组组内测量时间未达显著统计学差异(F(1,33)=0.740,p=0.396)。正确率结果表明测量时间主效应显著性未达统计学意义(F(1,33)=1.061,p=0.311),组别与测量时间未达显著交互效应(F(1,33)=0.001,p=0.977)。3.IGT净分数与Go/No go相关性分析:对实验组服药后的IGT净分数与Go/No go错误率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未见显著相关性(r=0.376,p=0.167)。结论:1.Go/No go任务表明服用普拉克索后短期内未出现明显的行为冲动。2.爱荷华赌博任务表明服用普拉克索后短期内未出现明显的认知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