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要求,是产业振兴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农村产业兴旺有着丰富的内涵,表现出要素流动双向性、经营主体多元性、利益联结复合性、产业发展融合性等典型特征。农村产业兴旺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是实现农村产业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型产业体系的应有之义。农村产业兴旺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马克思考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细化的分工,分析了产业分工与产业融合的关系,为产业兴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列宁对苏联农村通过合作化的方式实现农村产业发展进行了探索,并且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毛泽东对产业布局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做了重要的论述与探索。十六大以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思想。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通过产业扶贫、产业融合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产业振兴、产业兴旺;在西方关于的产业融合、产业集聚以及产业链的研究起步较早,可以为我国提供一定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典型模式也在实践层面为进行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考查农村产业兴旺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产业发展基础、经营主体、经营方式以及利益连接机制等方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可知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政策法律体系以及农村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仍须进一步的完善;要素方面,人、地、钱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营主体方面,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甚至出现了与民争利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须升级,家庭农场经营方式亟需创新,新乡贤的纽带作用没有效发挥;产业方面,农村特色产业不足,产业融合水平较低,同质化严重,区域产业之间的互补性不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需要从国内外产业兴旺的理论成果和典型地区实践探索中寻求智慧,完善农村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优化农村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推进合理解决人、地、钱等要素问题;更好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服务与带动作用,促进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式创新,发挥新乡贤参与的纽带作用;挖掘农村特色产业,提高产业融合水平,形成现代化的互补型产业格局;更好激活农村本地市场,统筹区域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农村产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