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诗歌隐逸情怀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1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代乱世,偏安一隅的江南小国南唐呈现短暂的安稳局面,在这个文人治世的小王国里,其取得的文化艺术成就在历史上非常夺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唐繁荣的文化气象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在对资料的整理中我们发现,其诗歌成就虽未如南唐词那样在后世大放异彩,但无论是诗人还是诗作,在这个时代里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本文试着从诗歌的隐逸情怀入手,解读其诗歌所蕴含的内容,并借此一窥当时文人们的心路历程。当时隐风大盛,文人们普遍处于激烈的仕隐矛盾当中,其诗歌中笼罩的隐逸情怀浓重。而南唐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政策更是让文人们面对的矛盾选择激化,儒家建功理想与衰落现实的矛盾更是让文人们尤其是那些在宦海中沉浮的文人在仕与隐中难以抉择,他们迷失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这种意识体现在他们的诗作中,他们描绘清冷的自然世界,亲近自然而始终与自然有所隔膜,他们在自己的诗作中构建属于自己的虚实相交的隐逸意境与功成身退的隐逸理想,并在互相酬唱当中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他们在继承传统隐逸精神的同时,渐渐走上了一条重在心隐的吏隐之路,这成为宋及以后朝代里普遍的隐逸模式。其诗歌充满了感伤与迷茫,尽现了这一转折时期文人们复杂的心理状态。随着大宋的统一,南唐的文学对宋产生了巨大影响,原南唐属地江西更是在宋时取得了可观的文化成就。南唐的隐逸情怀不仅促进了宋初“富贵与野逸对流”这样一种审美倾向,还演变成了圆通的处世哲学,是承唐启宋之间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他文献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资源过度开采、出口价格低廉、开采带来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使我国稀土深陷经济、资源、环境三方“难全其美”的困境之中。
2016年2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反不正当竞争法送审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的部分条款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应。聚合类视频软件备受消费者青睐,它是通过使用“加框链接”
★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与监测★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第五章 地质遗迹保护★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第一章 总
登封市国土资源局切实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努力从源头上化解和避免群众越级上访,减少信访量,保证省、市、县重大会议顺利召开,近期在全系统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以“走基层、察实情
家住方城县大李庄的王老汉老两口,无儿无女,加上全庄上下就他们一户外姓,日子本就过得窝心,最近出的一件烦心事,让王老汉两口更睡不踏实了。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岩矿测试中心完成的郑州市及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调查通过了该局专家组的评审,质量为优秀。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及周边地区未污染的土壤面积达95%以上,其中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