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植物造景和生态园林等相关理论的提出和实践,人们审美情趣和向往自然好奇心的增强,植物景观的地位愈加重要。美景度评价与偏好度评价是景观评价的一部分。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是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管理部门制定规划措施,明确保护、利用、整治力度的主要依据,在城市绿地建设前的方案评估、景观预测、建成后的经营管理,以及对现有绿地的改造、完善和提高等方面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长沙市公园绿地的调查,选定20组典型园林植物群落为评价对象,总结美景度与偏好度评价影响因子,建立长沙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群落照片进行现场评判,探讨分析不同背景评价者对群落景观的评价。利用SBE法和知觉偏好法对美景度、偏好度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园林专业学生、非园林专业学生与城市居民3组评价者对20组典型植物群落景观的审美评价,对81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构建长沙市公园绿地典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得到影响美景度评价的主要因子为植物形态、色彩与季相、视线控制性、植物地方性和统一性;另外,从专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居住时间5个方面的差异对长沙市公园绿地典型园林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偏好度评价,得到影响景观偏好的主要因子为年龄差异与文化程度差异。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11个景观因子和美景度的回归分析,得到美景度数学模型为:Y=-202.503+8.436X1+4.869X2-3.952X3+4.699X4+3.424X5 (R2=0.476)。即影响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的主要景观因子为X1植物形态,X2色彩与季相,X3视线控制性,X4植物地方性,X5统一性。(2)通过园林专业学生、非园林专业学生和城市居民三组评价主体对20组园林植物群落的美景度评价结果,可知评价者主体认为大部分景观是美的,其中园林专业学生组评价美景度最高的为枫香+香樟群落;非园林专业评价组与城市居民评价组美景度最高的都为桂花+广玉兰+香樟+柚+紫薇+南天竹+杜鹃+龟甲冬青+红叶石楠+络石群落。(3)综合3组评价者对20组典型园林植物群落美景度评价,美景度由高到低排列的前3组群落依次为:桂花+广玉兰+香樟+柚+紫薇+南天竹+杜鹃+龟甲冬青+红叶石楠+络石群落>枫香+香樟群落>香樟+枫香+鸡爪槭+紫薇+海桐+迎春+马尼拉群落。(4)五个差异组评价者对20组典型园林植物群落偏好度总体评价,偏好度由高到低排列的前3组群落依次为:枫香+香樟群落>桂花+广玉兰+香樟+柚+紫薇+南天竹+杜鹃+龟甲冬青+红叶石楠+络石群落>香樟+枫香+鸡爪槭+紫薇+海桐+迎春+马尼拉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