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经国家批准成立的各类国家级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达到238家,加上各省市自己设立的各类型孵化器,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数目至少在600家以上。其表现形式主要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园、软件园以及其他各类专业孵化器(如生物园、光电园等)。如何更好的使聚集在一起的科技中小企业加强协作并形成合力,发挥1+1>2的功效,不断提升集群内各中小科技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增强整个区域经济实力,是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作为我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源”和“苗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必须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总体规划,通过分析产业集群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相互联系,了解其发展的动力要素,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独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机制。基于此,本文围绕如何建立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发展机制作了以下研究:①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研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基本功能及分类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概况、建设特点、管理模式进行了分类论述,并对制约我国科技企业发展的要素进行了着重分析。②分析了孵化器内企业各动力要素的合作关系以及孵化器集群发展的增长动力,首先,通过研究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特征,提出集群在孵化器中的可以通过采取专业集群及综合集群两种模式进行管理与运营。其次,通过动力机制概念的引出,研究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动力机制内涵,并提出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发展动力要素。随后,分别应用演化博弈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对影响集群合作关系的不同企业合作模式以及对孵化集群知识溢出、技术协作的重要性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印证科技企业孵化集群主要动力要素对推动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③根据孵化器集群内企业的生产、销售特点,提出集群国际竞争力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机制中的核心环节,运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通过钻石模型构建影响科技企业孵化集群国际竞争力主要要素,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上述要素的双对数模型,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对影响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各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人均资本、FDI、科技产业占比、市场占有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城乡差距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科技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对策。④分析了建设科技企业孵化集群文化体系的特征及其重要性,运用德尔菲法、文献分析法,采用现今主流的企业文化分层方式,提出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文化体系应从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和行为层四个方面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文化体系的框架,并对每个文化层的包含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通过孵化器文化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完善本论文基于产业集群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机制的建设内容。⑤分析了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孵化器发展的内生要素和外生要素中与孵化器发展机制密切相关的各个要素,设计出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评价体系,建立起影响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集群发展的关键要素体系,并通过专家咨询法、层次评价方法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计算,对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发展机制。本论文以产业集群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在分析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特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动力因素,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合作及经济增长机制,并通过深入研究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竞争力、文化机制建设完善孵化器发展机制建设,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科技企业孵化集群的发展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建设方案。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特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机制,充分挖掘其“创新源头”的潜力,促进我国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