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适体的筛选、结构分析与特异性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SELEX)技术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进行适体筛选,旨在筛选出能与该菌具有高亲和力特异性结合的DNA适体,为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在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SELEX体外筛选过程中,利用反向筛选技术去除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存在的共同表位抗原,加快针对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特异表位抗原适体的富集过程。经过14轮的筛选,对筛选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并对测序部分适体进行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分析、结合率的测定以及特异性的研究。SELEX筛选结果表明,每轮的ssDNA富集文库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结合率呈上升趋势,结合显色后吸光度值从第1轮的0.264上升到第14轮的0.659,提高了近2.5倍。一级结构保守序列显示有5对适体序列完全一致,另有部分适体序列只有一个碱基不同,而且CCC(TG)C(G)GGG(CA)这12个碱基在11个适体序列中都有,这说明一级结构同源性的适体有了一定程度的富集。二级结构模拟图以茎环状结构为主,说明这些茎环状结构是适体与靶分子进行结合作用的基础,也是其进一步形成三维空间结构的基础。适体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结合实验表明,B09号适体的结合率最大,127号适体的结合率最小。B09号适体特异性实验显示,B09号适体与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结合后的吸光度值最大,为0.760;说明B09号适体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为后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淡漠,包括有机锡化合物在内的大量有害物质通过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等多种途径进入到海水中,给海洋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