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活动是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目标最好从小学和中学时代抓起,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普及学生的环境知识十分关键。目前,在初中阶段尚缺乏针对环境教育的专门课程。但是,环境教育完全可以通过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来实现。在各学科中,生物教学涉及的内容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为了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本文首先结合了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并提出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渗透环境教育的原则;然后根据这些原则,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载体,探索了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最后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和调查问卷,对渗透环境教育途径的效果进行了实践论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可行的,学生对利用生物课外活动进行渗透环境教育比较偏好。本文的研究旨在引起广大学者、师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与重视,为初中渗透环境教育提供范例,为初中教师在解决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困惑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