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暴力作为暴力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我国目前高校校园暴力侵害的现状令人担忧,其危害极大,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高校毕业生处于在校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个时段,由于诸多原因,容易引发毕业生的心理波动,致使校园暴力的发生。本文从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社会学的研究角度,采取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赣州市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的状况调查为基础,认识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的现状,反思其原因,对积极预防和有效干预校园暴力的发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部分对暴力、校园、校园暴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高校校园暴力分类及主要表现形式作了介绍,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校园暴力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期面临的关于学业、情感、就业、经济、角色转换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由这些现实问题和困惑引发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状况,对不同办学层次大学、不同文化程度毕业生、不同性别毕业生发生校园暴力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的发生趋势进行了总结梳理,分析了原因。  
 第三部分针对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的发生状况、特点和原因,认为只要采取得当的预防措施,建立积极有效的应急机制,是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毕业生校园暴力,能够把毕业生校园暴力控制在最小影响范围,避免事件的严重性。提出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应急机制建立的方法,包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内容(如:生命教育、法制教育等),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就业观,建立高校与社会、家庭联动机制,全面预防毕业生校园暴力,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毕业生的各类诉求,重点防控特殊学生等。探讨了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应急机制建立的途径,包括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校园暴力应急机制建立,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康发展的人际关系,指导大学生自我修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抵制不良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