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史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和阐述,谈太平天国,谈太平天国的领导,多角度考察洪秀全等人被历史推上舞台到不堪历史重荷被挤出历史舞台的矛盾运动过程,对这次运动及其领导核心持基本肯定的态度,给予历史主义的理解和同情。本文主要讲了这样几个问题:一、太平天国领袖们的宗教和建国理念;二、太平天国领袖们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斗争;三、对太平天国领袖们的评价。太平天国领袖们直面他们的时代危机,并且提出了解决危机的某些具体办法,形成了独特的改造社会的思想和政策。宗教在太平天国史中有特殊性,“拜上帝教”使这场运动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太平天国希冀利用拜上帝会来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这是一种披着宗教外衣的斗争方式,免不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盲目性。洪秀全能够把农民“等贵贱”、“均贫富”的要求和中国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西方基督教的原始平均思想糅合到一起,在批判封建剥削压迫的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的设想。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更是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体制。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构建的理想社会,是农民阶级的伟大创造,体现了农民阶级一定的物质利益要求,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作为农民阶级的杰出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身上既具有农民阶级反抗性、革命性的一面,又具有狭隘性、私有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其政治实践和相互斗争即是这两种矛盾性格融合后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对革命斗争的勇敢、坚决,表现了他们的革命要求;但是,伴随着革命形势胜利发展,反映着农民阶级性中消极面的错误和缺点,便在他们身上显著地日益发展起来,最典型的是腐败的滋生和权利斗争的激化,最终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导致天京变乱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使正在胜利前进的太平天国急转直下,最终不免于败亡。对这次运动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同时又都有各自应当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于缺乏先进政党的领导、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历史的一个必然结果。通过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利于我们思考如何接受这次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