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与文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礼是周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礼仪制度、社会习俗的总和。时间上包括西周和东周;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艺术等多方面的制度、规定。《周礼》一书的主体框架在周初已经奠定,以后的改变只是细枝末节的变动。《周礼》侧重于制度;《仪礼》侧重于实践操作;《礼记》侧重于理论阐释。 周礼利用神灵不死的观念推行对祖先神灵、皇天上帝的崇拜,在祭祀活动中追求“敬”的心理效果,而大量利用神话知识有利于加强这种效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周礼促进了神话的繁荣。由于它的礼乐艺术对神话进行了改造,让神话因素进入了礼乐艺术体系,为保存神话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周颂》、《大雅》就带有一定的神话因素。但是周礼对神话有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它力图将神话纳入自己的体系,从而抽空了神话中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因而损害了神话的审美效果。 周礼与诗歌的首要关系表现在对诗歌的使用上,它在制度层面上规定了一定的诗歌与一定的礼仪的对应关系,以此来体现礼的等级差别。由此产生了诗歌的“符号”功能:通过演奏不同的诗歌,使诗歌直接参与了社会生活,例如赋诗、讽谏诗,使诗歌的社会干预功能无限放大,导致对于诗歌的审美价值有所忽略。 周礼对诗歌的创作有广泛影响,它所倡导的审美习惯影响了作者和读者,对诗歌创作的风格、样式都起到了规范作用,其中颂诗的创作直接来源于祭祀的需要。周礼促进了诗歌评论的诞生,从“乐语”教学到宴饮献乐、赋诗、答谢,再到《礼记·乐记》,最后到《诗大序》,形成了中国早期诗歌批评体系。 周礼本身有一个诗乐体系,作为礼乐制度重要的构成因素,它的风、赋、比、兴、雅、颂“六诗”是《诗经》的前身,因此,没有周礼就没有《诗经》。“六诗”体系在总体上稳定的同时,具体用诗也存在变化.“比”是举行“大比”时候演唱的歌曲;“兴”是在大丧时候演唱的歌曲。这些诗篇虽然随着它所依附的礼乐制度的衰退而消亡,但为后人总结《诗经》的创作经验提供了思想资料。 周礼的礼乐文化制度促进了书写在多个社会生活领域的运用,催生了各种文体,也留下了一些精彩的篇章,为春秋战国时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尚书》、《春秋》、《国语》、《周易》等书,就是周礼制度的产物。大量的青铜器铭文也是周礼的产物,它们中间不少篇章堪与《尚书》媲美,它们是中华文学中个人创作的滥觞。
其他文献
外语教学把“听”的能力放在英语学习五项基本功的首位,许多语言学家与外语专家也都认为外语学习一定要从“听”入手,可见语言学习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也从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小说的代表之作。作者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众多儒生形象,在这些形象中有些在与社会碰撞时保持本心,寄予了作者美好的理想,有些则被社会同化负责展
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为市政公用事业利用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国内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
实施科学而合理的区域旅游商品营销策略对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其市场份额、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起着重要作用,区域旅游商品的营销策略包括确定目标市场、制定合理价格、
为了解决在涤纶有色长丝生产中干燥后的色母粒在注射器料斗中又吸湿的问题,浙江涤纶厂自行设计了小型色母粒连续干燥装置。本文介绍了该装置的用途、工艺过程及设备设计的计算
<正> 斯特林发动机于1816年由苏格兰人罗伯特·斯特林(Robert Stirling)首先发明而得名的。距今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斯特林发动机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热源,具有废气污染低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是理论和实践领域中一恒久之话题,人类一直未尝放弃对法律问题的正义探求,其理论形态在西方表征为自然法学派。但在十九世纪中期至二十世纪初,随之人类
个人寿险营销发展迅猛,促进了中国个人人身保险市场的形成,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在对研究对象个人寿险营销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全面回顾了我国个人寿险营销的
为探究声屏障高度对高速铁路降噪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高速铁路声屏障降噪模型.以武广客运专线某试验段为模型参照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声学软件SYSNOISE,对不同条件下不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伴随的脑水肿(brain edema,BE),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中医学中无对应的名称。防治和减轻BE是脑出血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