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素养影响城镇居民信贷可得性的实证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2825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将是中国金融业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可以为社会各阶层和各群体提供平等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这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均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二元金融格局、信贷资源的稀缺以及借贷主体自身原因,使得信贷约束问题一直存在,严重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金融素养作为金融认知能力的体现,一方面可以直接影响家庭的信贷决策,另一方面有助于家庭积极参与金融市场,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家庭财富水平,进而影响家庭信贷获得。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4年横截面数据,以城镇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对金融素养影响家庭信贷可得性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以家庭信贷可得(包括正规与非正规)作为因变量,选择主观金融素养与客观金融素养作为自变量,并控制家庭“财务回答人”个体特征及家庭特征等相关变量,构建Probit模型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模型,随后考虑到金融素养的内生性问题,选取“父母金融知识水平”作为工具变量进行IV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因变量细分为“1=无借款被拒经历”、“2=借款有被非正规金融拒绝过”、“3=借款有被正规金融拒绝过”三类,以客观金融素养为自变量,建立“多项Probit”(Multinomial Probit)模型进一步研究金融素养对正规、非正规信贷获得的影响。最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从城镇居民家庭信贷状况描述来看,当家庭面临经济困难时,近62%的家庭首选借款对象为非正规金融组织,而在信贷获得方面,68%的家庭表示无借款被拒经历,而且,“财务回答人”为女性且身体健康的家庭越容易获得信贷;(2)从城镇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分布描述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金融素养处于平均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女性、高龄者及受教育水平低者的金融素养水平偏低;(3)从金融素养影响家庭信贷可得的实证检验来看,主观金融素养水平与客观金融素养水平均与家庭信贷可得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客观金融素养对家庭的信贷获得影响更显著。将信贷细分为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之后,结果表明相对于非正规金融,家庭的客观金融素养水平对正规金融组织的信贷获得影响更显著,即金融素养水平越高的家庭越容易在正规金融组织处获得贷款。本文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结果,对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提高家庭信贷可得性等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国民金融素养促进居民信贷可得性,为有效降低金融排斥、促进金融普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完善我国城镇居民信贷融资、普惠金融等的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1现状分析1.1优势1.1.1对人才的吸引由于驻地经济发达,对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绝大多数军队医院均提供集体宿舍,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师资状况以及教学设备等诸方面,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面临全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趋势和机遇,这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我国会计领域的前沿问题,
入幕是唐末诗人的生存状态之一。罗隐等人由多年辗转科场,到四处干谒请托,再到投奔拥兵自重的藩镇的特殊经历表明,他们具有强烈的功名意识和仕进欲望。幕府生活影响着他们的
目的总结外伤性心脏破裂的成功救治经验。方法对救治成功的12例外伤性心脏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为男性,年龄平均36.5岁。锐器刺伤9例,交通事故3例。心脏破口位于右心房2
远程教育存在着没有固定的支持服务系统,技术手段达不到要求,仍采用面授教学,没有做到宽进严出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远程开放教育应优选部分高校承担,应依托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它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而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词教学无论对考试,还是学生素养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后习题,是课文重、难点的巩固和延伸,是完成每课“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