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与唐代妇女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eng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是社会的主要规范和制度,规范社会的主体——人的行为,从人的角度讲,社会的主体是女性与男性个体,主体的行为规则多为法律规定和调整。“一准乎礼”的《唐律疏议》是有唐一代最基本的法典,是唐代社会的规范与行为准则,因此《唐律疏议》与唐代妇女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研究《唐律疏议》着手,参考敦煌吐鲁番契约文书、唐令、笔记小说、诗歌等资料,通过分析《唐律疏议》中的法律规定,并将其与唐代女性社会实际生活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唐代的女性不仅在法律规定方面有许多特殊之处,并且其生活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时代风貌。这应当是从当代男女平等的理念与古代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相比较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历史所得出的一个初步的结论。这一角度对于我们去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生活、地位与生存状况是有一定意义的,并且对于加快现代妇女研究,推进其实践进程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主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概括叙述《唐律疏议》的承延和意义,以及唐代妇女的独特魅力。 第二章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刑事犯罪等几个方面剖析《唐律疏议》中关于唐代妇女的法律规定。参考敦煌吐鲁番契约文书、唐令等资料中的相关内容,尤其是《敦煌吐鲁番社会文献真迹实录》、《吐鲁番出土文书》两本书,互相对照。 第三章探究《唐律疏议》中关于女性的法律规定与唐代妇女社会现实生活的差异,并且补充了唐代女性在社会现实中涉及的一些法律没有提及之处。 第四章探究了唐代妇女地位特殊状况出现的原因。这与唐代文化的包容性与多元性、政治变革、佛、道兴起与儒家衰落、“胡风”盛行等时代因素密不可分。 第五章分析唐代妇女地位特殊性与历史局限性,指出唐代妇女地位是在社会性别结构之内有某些特殊之处,不存在颠覆和重构的可能性,因而仍是在传统“男尊女卑”框架之内。
其他文献
生源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当今教育不平衡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意义重大。历史教学在生源薄弱学校的发展如何也值得历史一线教师探究。本文结
伊丽莎白·弗莱(1780年-1845年)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监狱制度改革家,是由宗教动机引导下诞生的监狱改革派。本文从弗莱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挖掘了其改革思想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本文在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尽量广泛地收集近代中国和日本知识分子的日记、信札、传记以及大量的历史资料。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晚
清代以来,评弹逐渐成为江南地区雅俗共赏的曲艺形式。听评弹成为苏州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生活习惯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打破。苏州评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弹词小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时期,也是服饰工艺的发达阶段;尤其在盛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种安定
夏洛特·梅森是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她毕生探索适合教育孩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梅森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