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次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教育要回归生活”,这一理念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与这一新型理念相适应的生活化教学逐渐受到学者和广大教师的关注。所谓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尽量把书本中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紧密相连,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身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研究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这一问题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适应历史课程内容变化的要求,更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实现历史教学的生活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同时有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采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在参考学术界已有的有关“生活化教学”和“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诸多教学案例,对当前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一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概念界定。主要对生活、生活化教学以及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三者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主要包括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等四个方面。第三部分,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原则。主要包括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等四个方面。第四部分,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包括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挖掘生活中的教育素材;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方法等七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