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以上。PROM不仅是导致胎儿早产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而且显著增加围产期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严重危害胎儿-新生儿健康,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既往研究认为PROM可对胎儿-新生儿的肺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并与多种新生儿肺疾病密切相关,但其导致胎儿-新生儿肺损害的直接证据尚未见报道,具体机制也不清楚。为此,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了本系列研究,目的在于:(1)研究胎膜早破致胎儿肺损害的病理学证据;(2)研究胎膜早破致胎儿肺损害的主要原因;(3)研究胎膜早破与新生儿重症肺疾病的相关性;(4)了解胎膜早破后致新生儿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留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死胎、死产或引产/流产后死亡的胎儿的肺标本共4例,胎膜早破组与非胎膜早破组各2例,两组胎龄均为21周和24+周。通过对留取的肺组织进行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制作电镜切片后进行电镜观察,了解各组胎儿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发现胎膜早破组胎儿的肺组织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黏性液体和炎性细胞渗出及大量红细胞漏入,证实其存在明显的感染与炎症反应;而对照组则上述病理改变较轻。电镜观察可见胎膜早破组胎儿肺组织内可见较多的未分化立方形细胞,胞核大,胞质及细胞器少;肺泡Ⅱ型细胞(AEC-Ⅱ)部分细胞胞膜破裂、溶解,可见扩张的内质网、肿胀的线粒体,偶见排出至肺泡腔的呈分泌状态的板层小体及板层小体碎片。对照组可见AEC-Ⅱ细胞表面有少量微绒毛,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开始有板层小体出现。以上结果从病理学角度证实胎膜早破确可造成胎儿肺组织的损伤。为探讨胎膜早破(PROM)相关性胎儿感染后胎肺组织中人正五聚蛋白3(PTX-3)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留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死胎、死产或引产/流产后死亡的胎儿肺标本共12例进行本研究。观察组6例,为胎膜早破并肺部感染的胎儿肺组织;对照组6例,为无胎膜早破、无肺部感染的胎儿肺组织。通过对留取的肺组织进行4g/L多聚甲醛固定,2h内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HE染色,以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胎儿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通过提取储存于液氮中新鲜肺组织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琼脂糖电泳明确扩增的DNA与目标DNA分子大小相同,提取成功后,采用荧光染料(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方法,以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检测两组胎儿肺组织中PTX-3-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相对定量△Ct法进行mRNA相对表达量的计算。通过对石蜡切片进行脱蜡、抗原复性、DAB显色等,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张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于200倍光镜下观察蛋白的分布及表达量,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1)肉眼所见观察组胎儿肺脏体积较小、颜色暗红,而对照组胎儿肺组织颜色粉红,体积饱满,肺组织切面出血量较少。(2)光学显微镜200倍视野下,观察组胎肺组织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黏性液体和炎性细胞渗出及大量红细胞漏入,证实其存在明显的感染与炎症反应;而对照组则上述病理改变较轻。(2)RT-PCR检测结果显示,PTX-3-mRNA在两组胎儿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但程度不同,其相对值在观察组为△Ct(5.81±0.63),对照组为△Ct(4.20±0.70),观察组较对照组表达量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0,p=0.002)。证实PTX-3-mRNA在胎膜早破相关性胎儿感染的胎儿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3)PTX-3蛋白表达在胎膜早破组为(0.1050±0.0121)(见图10)、并且在肺组织的不同部位均有此特点。在无胎膜早破组为(0.0932±0.0261),同样存在于肺组织的不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 p=0.001)。提示感染与炎症反应可能是胎膜早破致胎儿肺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前述研究结果表明胎膜早破与胎儿肺损伤密切相关,但其与新生儿重症肺疾病的关系尚有待深入研究。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新生儿临床常见严重肺疾病及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故本部分通过探讨胎膜早破与足月新生儿RDS的相关性,以初步了解胎膜早破与新生儿重症肺疾病的关系。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胎龄在37周以上、诊断为RDS的患儿205例为病例组,同期入院、主要诊断为新生儿黄疸(除外感染因素所致者)的4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显示:①RDS组胎膜早破所占比例(30.2%)高于对照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6,P <0.05)。②经单因素分析,胎膜早破、选择性剖宫产、男性、低出生体重、羊水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血糖异常、羊水Ⅲ度污染、宫内窘迫等因素与足月儿RDS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胎膜早破、选择性剖宫产、男性、妊娠期糖耐量与血糖异常、出生时窒息等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证实胎膜早破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是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前述研究结果表明,胎膜早破与胎儿肺损伤及新生儿重症肺疾病密切相关,而感染与炎症反应则在胎膜早破致胎儿-新生儿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了解胎膜早破致新生儿感染的病原学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163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相关资料,包括有无胎膜早破及时间、血培养结果、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等,以期明确胎膜早破致新生儿感染的病原学。结果显示:(1)16356例新生儿中有胎膜早破史者3432例(21.9%);足月儿1060例(30.9%),早产儿2372例(69.1%)。胎膜早破患儿中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为35.8%(1227/3432);血培养阳性率为7.6%(260/3432),其中早产儿为6.3%(149/2372),足月儿为10.5%(111/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0,P=0.000)。(2)在培养出的菌种中,G+球菌占58.5%(152/260),G-杆菌占33.8%(88/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695, P=0.000);常见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共占血培养阳性的75.0%以上。真菌占7.7%(20/260),真菌感染均见于早产儿。(3)胎膜早破时间≤24h者血培养阳性率为7.7%(119/1544),24h<胎膜早破时间≥72h者为7.2%(99/1382),胎膜早破时间>72h者为9.6%(42/4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1,P=0.259)。可见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等细菌是胎膜早破后导致新生儿感染的常见菌种,共占血培养阳性的75.0%以上;此外,真菌也是胎膜感导致早产儿感染的常见致病微生物之一。但随胎膜早破时间的延长患儿血培养阳性率并没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