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认同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不仅是一个种族复杂、族群众多的移民国家,也是世界上国家认同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形成了众多国家认同理论与方法,值得中国借鉴。另外,我国在国家认同教育方面虽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存在着注重理论灌输,轻视内容渗透与实践等弊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五个层次"推进国家认同的重要指示,有选择性地借鉴美国有效做法,从而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可以完善我国国家认同教育在具体实践层面上操作方法的不足,提高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指导,多角度、多层次,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展开对美国国家认同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国外有关实证研究的数据与结论,明确了国家认同的概念,梳理了美国国家认同的历史阶段;在实践层面,注重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对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有益启示。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首先,美国在长期的国家认同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有效建构模式,本文将其概括为:以源于美国核心传统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代表着美国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原则的"美国信念"为标准,建构价值认同;以公民教育为核心,培养美国国家认同的基础——公民意识,以政治性认同与文化性认同相结合的美国国家认同模式。其次,在美国国家认同模式的具体实施中,创造和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注重运用内置的、暗示的传播方式,掌握大众传媒渠道,重视学校的作用,专门设置"社会科",以隐蔽的、渗透性的、实践性的公民教育,提高了价值观传播和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借鉴美国国家认同建构模式,认为中国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美国在价值观传播和公民教育的有效方法,建议如下:继续凝练"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借鉴"美式传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渠道与载体,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效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课程的渗透,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比例。国内学术界对美国国家认同的研究,分散在不同的领域,并且都从各自的着眼点对我国国家认同提出了启示,但还未形成在一定框架下系统的建议,特别是在实践层面,具体措施研究较少,缺乏可操作性。在整合相关学科的研究后,提出的系统建议及具体措施,补充了这一不足,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由于作者的学术功底有限,论文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只能作为基础的探讨。另外,限于只能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间接研究,在时效性和全面性上略显不足。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对美国国家认同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扩充资料,深化对美国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比赵氏孤儿事件在史书和戏剧中的不同面貌,力图运用叙事学的方法,以结构、时间、视角为主要手段对戏剧《赵氏孤儿》重新解读,揭示其版本流变的历史解构意义。
本文根据 1993- 2 0 0 1年太湖站常规监测资料及 2 0 0 1- 2 0 0 2年周年实验资料 ,分析研究了太湖水体透明度的分布特征、季节变化 ,重点分析了透明度与光学衰减系数、悬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领域一个新的重要指导性文本,必将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分析和建议具有时代特征,也反映
随着资金跨国流转的日益频繁,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信托运作越来越广泛。离岸信托与家族信托均是涉外民事信托的主要形式,二者相互独立却又密切相关。在我国,离岸形式的运用是
通过天津津塔避难层桁架制作,介绍了其难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6种典型压力辅助成形工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这6种工艺分别是板材充液成形技术、管材内高压成形技术、脉动载荷充液成形技术、充液热成形技术、固体颗粒成形技
分析脑肿瘤患者的脑电图表现,探讨脑电图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纳入收治的49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常规脑电图和长程视频脑电图实施检查,获取监测1h、12h的脑电
作为现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左翼作家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郭沫若于1925年底发表的小说《马克思进文庙》颇有令人琢磨之处。该小说不仅故事情节荒诞,小说的文体选择与小说中包含
本文从建国后郭沫若多重身份的复杂存在的角度入手,通过对郭沫若作为外交使者、国家领导人以及在建国后重要文化运动中所表现出的文学特性的分析,试图探究建国后郭沫若作为多
编者按:几乎所有的药品都要在进行安全性检查后方可使用。“无菌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品安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当进行药品的“无菌检查”或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