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不仅是一个种族复杂、族群众多的移民国家,也是世界上国家认同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形成了众多国家认同理论与方法,值得中国借鉴。另外,我国在国家认同教育方面虽然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存在着注重理论灌输,轻视内容渗透与实践等弊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五个层次"推进国家认同的重要指示,有选择性地借鉴美国有效做法,从而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可以完善我国国家认同教育在具体实践层面上操作方法的不足,提高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效性。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指导,多角度、多层次,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展开对美国国家认同的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运用文献分析法,结合国外有关实证研究的数据与结论,明确了国家认同的概念,梳理了美国国家认同的历史阶段;在实践层面,注重联系我国实际,提出对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有益启示。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首先,美国在长期的国家认同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有效建构模式,本文将其概括为:以源于美国核心传统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代表着美国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原则的"美国信念"为标准,建构价值认同;以公民教育为核心,培养美国国家认同的基础——公民意识,以政治性认同与文化性认同相结合的美国国家认同模式。其次,在美国国家认同模式的具体实施中,创造和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注重运用内置的、暗示的传播方式,掌握大众传媒渠道,重视学校的作用,专门设置"社会科",以隐蔽的、渗透性的、实践性的公民教育,提高了价值观传播和教育的实效性。最后,借鉴美国国家认同建构模式,认为中国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美国在价值观传播和公民教育的有效方法,建议如下:继续凝练"核心价值观",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借鉴"美式传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传播渠道与载体,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效性;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课程的渗透,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比例。国内学术界对美国国家认同的研究,分散在不同的领域,并且都从各自的着眼点对我国国家认同提出了启示,但还未形成在一定框架下系统的建议,特别是在实践层面,具体措施研究较少,缺乏可操作性。在整合相关学科的研究后,提出的系统建议及具体措施,补充了这一不足,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由于作者的学术功底有限,论文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只能作为基础的探讨。另外,限于只能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间接研究,在时效性和全面性上略显不足。希望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对美国国家认同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扩充资料,深化对美国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