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最常见的、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在临床上和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针对该瘤的化疗中发现仅40%-50%的患者可获得缓解,提示DLBCL可能存在不同亚型?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DLBCL亚分类的研究,目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1)从形态学上对DLBCL分型是否有意义?(2)从蛋白水平对DLBCL进行亚分类是否可行?(3)能否在基因水平上对DLBCL进行亚分类?2000年以来国外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发现可以将DLBCL分为三型:(1)生发中心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GCB);(2)活化B细胞样(activated B-cell-like,ABC);(3)第3型(type 3)。在临床预后判断上,GCB的预后要明显好于ABC,第3型具有异质性,但预后与ABC无显著性差异,故目前可简单地将DLBCL分为两型:GCB与non-GCB,前者代表预后较好的一型,后者则代表预后较差的一型。但该技术要求新鲜或冰冻标本以提取足够的RNA,所使用芯片的价格比较昂贵,临床上难以推广应用。那么能否应用常规的病理学方法对DLBCL进行亚分类呢?2002年以来人们把注意力转向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取得初步成果。Hans等(2004)以cDNA微阵列为参照标准,发现利用“套餐”式免疫标记物(CD10、bcl-6、MUM1)对DLBCL亚分类与临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国内对DLBCL的研究仅见单纯从形态学上分型的个别报道。本课题基于上述研究,首先在回顾性分析大量淋巴瘤标本的基础上,从形态学上对DLBcL进行分型;然后从蛋白表型和IgH基因重排入手,采用组织微阵列(tissue而ero二ay,TMA)技术结合免疫表型及IgH基因重排检测,从细胞、蛋白和分子三水平探究国人DLBcL亚分类的可行性,旨在为DLBCL的病理诊断、预后判断和制定治疗方针提供依据。方法: (1)(2)(3)首先收集广东地区三家大医院365例NHL,按照WHO新分类 (2001)标准重新评估,分析DLBCL的分布、比率、发病部位及形态学变化;然后挑选60例病例资料齐全的DLBCL石蜡包埋组织,进行CD 10、bel一6、MUMI TMA免疫表型标记及GCB与non一GCB分型,分析2种亚型的比率、“套餐”式免疫标志物在国人的表达情况;最后对60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在2种亚型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2)(3)(4)365例NHL中,最常见的是DLBCL,占NHL的43.3%,B细胞淋巴瘤的58.3%;60例DLBCL,结外超过结内(58.3%vs 41.7%),结外以胃肠道多见(33.3%),结内以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多见(35%);最常见的组织形态学是中心母细胞型,占88.4%(53/60):60例DLBCL,CD10阳性率43.3%(26160),bel一6阳性率46.7% (28/60),MUMI阳性率60.0%(36160)。GCB 31例,占5 1 .7%;non一GCB 29例,占48.3%;60例DLBCL pCR~IgH检测,阳性率51.7%(31/60),其中GcB阳性率54.8%(17/31),non一GCB阳性率48.3%(14/29),GCB-多一阳性率高于non-GCB,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l)按照WHO新分类标准对365例NHL重新评估后发现,DLBCL是 发病率最高的类型,其最常见的组织形态学是中心母细胞型;(2)在国内首次把MUMI抗体应用于DLBCL的检测,率先应用“套 餐式”免疫标记物(CD 10、bel一6、MUMI)对DLBCL进行亚分 类,发现我国GCB的比率高于国外的报道(51 .7%vs 42.0%);(3) DLBcLIgH基因重排检出率低于B细胞淋巴瘤总检出率,GCB与 non一GCB lgH基因重排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