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清一代女性文学大盛,女性作家有如过江之鲫,随之而来被发掘的作品也是车载斗量。这一现象近年来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经由笔者目前收集整理的资料来看,清代女性作者在其诗歌中吟咏女性历史人物的现象非常普遍。而这些女性大多是有奇遇,有才气,有胆识的传奇女性,这些女性在清代被称为“奇女”,且在清代形成了奇女的审美。因此本文以清代闺秀诗人所创作的奇女形象为分析主题,以男性文人创作的奇女形象作为对比参照,试图探究女性诗人是如何在原有奇女主题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女性意识的、不同于以往的奇女形象,通过这一曲折过程的呈现出清代女性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最后试图从“奇女”想象的视角初步探究闺秀诗人与“民国新女性”是否存在一定联系。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绪论部分讨论本文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并对“奇女”一词略作解释与梳理,归纳以往女性研究的文献综述。正文以闺秀诗人创作奇女形象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将以清代闺秀诗歌中蔡文姬的形象为例,通过文本分析,呈现女性诗人发掘奇女形象的曲折过程。首先,女性诗人受到主流文学观的影响,模仿男性文人创作文姬形象,形成了不具备特色的蔡文姬形象。而与此同时,一些女性诗人在蔡文姬的固有文学形象中发现了积极的意义,产生新变的萌芽。第二章分析了女性诗人对传统奇女形象的突破与创新,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她们质疑传统的奇女形象,反对男性文人对奇女的解读。她们从女性本位赋予其新的意义,并且将原本不是奇女的女性重构为奇女。本章节的文本分析将以王昭君与二乔为例。第三章则是闺秀诗人的奇女想象与现实的碰撞。闺秀诗人借吟咏奇女,抒发“闺中志不酬”的焦虑,并在诗中表达出对既定社会性别角色的不满。这些奇女大多是建功立业的女英雄如花木兰、秦良玉等。书写女英雄的传统亦为民国早期新女性所继承,这成为她们自我激励的来源,追求性别平等的象征,而与此同时,她们笔下的奇女形象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因此可知,清代女性诗人歌咏奇女的文学活动填补了女性文学形象的缺失,塑造了理想的女性偶像,并借此一表沉埋闺阁的焦虑,而这一以贯之的焦虑促使民国女性先觉者投入社会革命、女权运动,完成了从闺秀诗人向早期新女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