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尺度岩石图像深度学习的岩性智能识别方法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多尺度岩石图像为研究对象,针对基于图像的岩性智能识别方法开展研究。采用目标检测、图像分类、特征融合等深度学习方法,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建立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岩性智能识别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提取岩石特征,从而实现了“宏观—介观—微观”三个层次相结合的岩性智能识别。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包括:(1)在宏观尺度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Faster R-CNN的岩石检测模型,通过RPN预选框生成算法构建Fast R-CNN检测器,实现了对图像中岩性信息和位置信息的预测。引入四步交替训练法,对岩石检测模型进行端到端的微调,显著提高了模型的拟合和回归效果。通过建立宏观岩石图像数据集,实现了对岩石的目标检测。(2)在介观尺度下建立了基于 Resnet-101,Inceptionv3 和 Densenet121 的介观岩石图像分类模型,并对三种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利用图像分类技术,实现了对岩性的智能识别。通过建立介观岩石图像数据集,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3)在微观尺度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正交偏光图像深度学习的岩性智能识别方法,采用 Xception,Mobilenetv2,InceptionResnetv2,Inceptionv3,Densenet121,Resnet101v2和Resnet101七种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岩石正交偏光图像分类模型。通过建立岩石正交偏光图像数据集,实现了对正交偏光图像的自动识别。(4)在微观尺度下建立了基于ResNet-18/34/50、ResNeXT-50/101岩石单偏光-正交偏光图像融合模型,利用残差结构分别提取单偏光和正交偏光镜下特征,采用特征融合的方法进一步扩大类间差异。通过建立岩石单偏光和正交偏光图像数据集,实现了对岩性的精细化识别。与仅采用岩石正交偏光图像的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和泛化能力。(5)从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探究了多尺度岩石图像融合的岩性智能识别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势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多尺度岩石图像融合方法的初步研究思路,并对集成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中心循证质量改进(evidence-based practice for improving quality,EPIQ)项目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 WIs)即出生体重<1500g的婴儿入院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NICUs)早产儿入院低体温持续
学位
背景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由病原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SIMD)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关于SIMD的治疗手段有限,随着对脓毒症及SIMD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目前已有关于其对因治疗的潜在药物或治疗方案,但均尚不成熟。因此,寻找SIMD的靶向治疗方
学位
目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是一种惰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然而,在部分具有TP53突变/缺失、未突变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variable region,IGHV)及高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等高危因素的CLL患者中,其病程呈侵袭性。近年来
学位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HCC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已经处于HCC晚期阶段,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探索新的HCC诊疗策略极为迫切。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发现,伴随着肝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背景下的肝脏不典型增生结节(DN)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因此我们首次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肝癌癌前疾病(Pre-HCC),包括低级别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和高级别不典型
学位
研究背景: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成年人中CKD的患病率已高达14.3%,其中我国成年人CKD的患病率约为1 1%,CKD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将会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数据统计表明,我国ESRD患者人
学位
研究目的: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加重,全球结核病的流行再次回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三倍。我国是结核病与糖尿病双重高负担国家,每年约有10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同时全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7%。已有研究经初步探讨了糖尿病和耐多药结核病之间的联系,但结果是有争议的,且结核患者样本量较小,大多研究并没有区分初治和复治结核病患
学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批的海底隧道不断投入建设。海底隧道在为人们进一步带来交通运输方便的同时,其修建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安全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遇到海底断裂带、风化深槽等高风险区段,钻爆法施工产生的振动效应会明显提升,使穿越不良地质段的风险进一步增大,极易出现岩体失稳甚至围岩破裂现象,从而导致隧道动力灾害的发生。尽管我国山岭隧道的建设技术已十分完善,但海底隧道勘探更为困难
学位
随着我国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隧道修建常面临层状围岩环境,层状围岩在复杂地质作用下,节理和层理组合切割形成了独特的块裂层状结构。与一般层状围岩相比,块裂层状结构围岩破坏、变形发展不均衡,不同位置围岩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易造成因隧道围岩自稳能力下降引起的围岩垮塌灾害。由于其节理组合形式的多样性,导致围岩垮塌机制不清,从而难以实现垮塌范围的有效预测,致使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问题面
学位
近海海岸作为海陆交界处,易受到来自于海洋的石油污染,且各类石油烃进入沉积物后的降解过程尚不清楚。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分解来自陆地和海洋积聚在此的有机物。好氧条件下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开展较早且较深入,而对于近海海岸沉积物中厌氧石油烃降解的研究,包括微生物的种类、降解机制和相关的功能基因都处于初始阶段。为了探究近海海岸沉积物中参与厌氧烃降解过程的细菌类群,从中筛选高效的烃降解菌,并对其降解特性展开研究。本
学位
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存在巨大的应用价值。能源桩在承载建筑荷载的同时可有效利用浅层地热能,满足建筑物供暖和制冷的需求,达到降低能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相比于传统钻孔埋管技术,能源桩经济实用、换热效率高,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能源桩的实际工程应用中,桩基内部的温度变化效应改变了桩-土界面力学特性,产生附加温度应力与变形,影响能源桩的承载特性。国内外学者针对能源桩传热模型及承载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