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与国外合作与日俱增,社会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正不断扩大。对于这些外语人才而言,在其所涉足的对外事务、商贸、法律、文化、传媒、教育等领域中,都需要具备能在各个正规场合中能运用规范的语篇结构、正式的语言以及富有表现力的言语进行介绍、说明、告知或劝谏的公众演讲能力。然而,我国大学生在英语演讲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因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接受到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机会非常有限。因此,作为发展高校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英语演讲教学正日益受到重视。英语演讲,既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精神,又成为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与手段。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兴起的多模态研究影响了很多学科的发展方向。1996年新伦敦小组提出了多模态教学这一新概念,把多模态理论应用到了语言教学中。多模态教学主张教师充分利用不同的社会符号模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参与语言学习。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资源,给予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模态的认知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符号学与输入理论为理论背景,本文对多模态教学在大学英语演讲培训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多模态指的是授课培训过程中输入与输出的信息来自多种模态,并且信息交流涉及多种感官的参与。本文旨在探讨一种高校的大学英语演讲教学模式,因此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1)多模态教学对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提高是否有效;(2)多模态教学对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影响是长期影响还是短期影响。(3)假设该教学模式有效,根据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评分细则来看,学生哪一方面的英语演讲能力受其影响最大?是语言方面,演讲内容方面,还是临场表现方面? 本研究研对象为入围杭州师范大学英语演讲赛决赛的20名学生,他们中的最终获胜者将代表学校参加全国21世纪杯英语演讲大赛。通过在复赛后的三周时间内进行多模态教学的演讲培训,作者对他们进行英语演讲能力的测试,根据“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评分规则,从三个方面“语言(30%)”、“演讲内容(50%)”、“临场表现(20%)”进行评分,并运用SPSS软件16.0对学生实验前后成绩进行了对比,以论证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有促进作用,并且它对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只产生了短期的影响。具体到演讲能力的每个部分而言,此教学方法产生的作用程度不同。它对学生“临场表现”部分的影响最大,对“语言”部分的影响其次,对“演讲内容”部分几乎没有影响;从实验后的调查问卷与采访结果来看,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演讲的兴趣与信心,对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根据以上结论,作者对大学英语演讲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将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