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针对我国酸奶发酵剂应用现状,以优化选育的嗜热链球菌(S.t)和保加利亚乳 杆菌(L.b)为原菌种,对其促生长物质、培养条件、菌体富集方法、冻干保护剂进行了系 统研究,旨在为直投型酸奶发酵剂生产提供依据。 S.t和L.b在6种培养基中生长情况比较结果表明:在含有乳成分(乳清、酪蛋白水 解物)和天然促生物质(蕃茄汁等)的培养基中,S.t和L.b生长相对较好。以乳成分作为增 菌培养基的基质,采用简单组和设计,试验了不同浓度、水解条件(水解用酶:胰蛋白酶, 时间:30或60分钟,pH=8)、不同配比的脱脂乳和乳清的增菌效果,结果发现乳清水解 后促生效果明显优于未水解组分,水解脱脂乳增菌效果不尽理想。各组分配比试验中, 4%脱脂乳和6%乳清酶解液以1:1混合获最佳增菌效果,固形物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 于S.t和L.b的生长。增菌因子单因素实验表明:酵母粉、蕃茄汁、麦芽汁、啤酒是较为 有效的生长促进因子,纟吉页氨酸对S.t、甲酸对L.b增殖作用显著。从培养基成分综合性考 率,对S.t和L.b上分选六种增菌因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两组正交实验(天然物质为一组, 化合物为一组)相叠加的设计,确定了乳基质培养基中增菌因子最佳配方: S.t:0.7%酵母粉、5%麦芽汁、5%著茄汁、2%乳糖、0.05%纟吉页氨酸 L.b:0.7%酵母粉、5%麦芽汁5%蕃茄汁、2%乳糖、70mg/kg甲酸 在此培养基中经 37℃、12小时培养 S.t上和L.b的菌数分别达 5.20× 108cfu/ml和 4.75 ×108cfu/ml,碳酸钙做为增菌的盐类是不适宜的。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 D-最优设识分别 确定S.j和L.b优化培养方程及条件: S.t:Y=0.58-0.038x1-0.04x2-0.002x3-0.03lx21+0.04x1x2-0.llx1x3-0.019x22/+0.002x2x3- 0.018x23(T:41.8Ph:6.lt:4.6hrs) L.b:Y=O.494十0.003x2+0.08x3-0.023x21+0.003x1x2+0.05X1x3 0.018X22-0.002x2X3-0.014 X23(T:42.5 ℃ pH5.9 t:4.7hrs) 在相应条件下培养,S.t和 L.b上菌数分别增至5.80 ×IO9cfu/ml,3.05 ×IO9cfu/ml。 对离心富集条件进行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转数和温度是影响富集的两大因素, 高分离转数和较低温度利于菌体富集,蛋白溶解剂的加入减少了培养液中的蛋白颗粒, 提高了离心浓缩倍数。离心富集后 S.t和 L.b菌数分别可达 1.95×1011Cfu/g、l.2× 1011cfu/g。细菌过滤器的富集方式对菌体形态影响小,但操作过程繁琐、处理量小,不 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脱脂乳为冻干悬浮基质{S.t(l5%)、L.b(10%)},在此基础上的冻干保护剂单因子实 验的结果中发现:侧金盏花醇、维生素c、甘油、蔗糖、海带汁是较为有效的保护剂, 谷氨酸钠对S.t保护效果显著,胱氨酸对L.b保护效果显著。侧金盏花醇对S.t和L.b的 保护效果最好,但其价格昂贵,应用性受到限制。运用三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设计建 立Lb保护剂组合模型 Y=0.7253-0.0692x1-0.0301x21+0.0186x2-0.556x3+0.0159x3x2-0.0337x23 在此模型下得到的最优保护剂配方(甘油1%维生素cO.3%胱氨酸0.l%)可使冻干存活 率达79%,保护剂中跳氨酸和维生素c的联合作用效果明显,较低的甘油浓度利于其抗 二 东北农业大学 冷冻干燥技术生产酸奶直投型发酵剂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冻保护作用的发挥;运用五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设计建立sj的冻干保护剂组合模型 *司.8440-0刀643x、0刀646x22ed刀068x3-0刀刀2x/+0.0075x4-o.00068x42ed刀060x5儿刀6 95X52 在此模型下得到的最优保护剂配方(蔗糖5%甘油2%谷氨酸钠0、8%维生素*%海带 汁5%)可使S{的冻干存活率达84%,保护剂两两之间作用方式相似,各保护剂在零水 平附近时保护作用较好。 冻干菌培养物电镜观察表明:保护剂的加入使冻干基质呈疏松空间网络结构(S上为 溶岩状,L.b为菜花状)为菌体存活提供了空间保护屏障;同空白组相比,保护剂的加入 对维持菌体形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冻干后菌体形态变化较小;空白组冻干基质成片层 结构,菌体外露子表面,易受外界不良因素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