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其产生是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联系在一起的。公司治理的核心是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怎样处理好这一关系,使所有者不直接干预公司日常经营,同时又使公司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是公司治理问题的根源。 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公司的治理结构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这一浪潮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国八十年代由于不少著名公司相继倒闭,引发了英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委员会和有关公司治理的一些最佳准则。 自亚州金融危机以来,公司治理结构更是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亚洲国家纷纷加强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并同时加快了公司治理改革的步伐。各国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及国际机构纷纷加入推动全球公司治理运动的行列。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9年推出的“OECD公司治理原则”。1999年5月,OECD在总结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重点分析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了“OECD公司治理原则”。 除了OECD之外,其它国外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也纷纷加入了推动公司法人治理运动的行列。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和实践开始于七十年代,主要的焦点问题集中在如何处理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上。 公司治理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根本原因在于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健康运作的微观基础。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能够吸引资本流入,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增长。 本文试图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及它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希望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文章共分五章,它们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概述如下: 第一章:有关治理问题的提出及理论的探讨。主要阐述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表现形式、成本以及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二章:对前人研究文献的阐述,包括国外与国内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分析中国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对公司治理及公司绩效研究的影响,主要从中国股权结构、中国治理结构、中国股市定价机制以及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四个方面进行; 第四章:采用净资产现金率作为评价公司绩效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结果提出笔者认为可能的解释;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的总结,以及在总结基础上产生的一些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