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权行为理论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权行为理论自产生之日就引发激烈争论,分为肯定、否定和折衷主义的三种观点。随着我国《物权法》的正式施行,以“债权形式主义为原则、意思主义为例外”的物权变动模式的基本格局已被通说认可,但物权行为理论在我国民法中是否仍应有其重要地位?本文从民事理论争鸣、民事立法视野和司法实务应用三个方面来论述物权行为理论在我国民法中的地位。理论上,关于物权行为理论完整体系的正确理解应从物权独立意思表示、形式主义原则、独立性与无因性四个方面来论述。物权独立意思表示与登记和交付这一物权行为的生效要件共同构成物权行为。物权独立意思的确立创立了物债分离的区分主义。形式主义原则以物权独立意思表示为核心,使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找到了最符合法理的解释依据,以此区别于债权形式主义。物权行为理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是对物权行为的特征性描述,独立性体现物权独立意思,无因性并未对交易安全过分保护,恰恰是发展了在公示范围内的客观善意的判断标准。可见,物权行为理论忠于了民法意思自治的核心理念,完善了法律行为理论,阐释了公示公信原则的法理基础,创立了客观善意的规则,维护了交易安全的目的,为建立现代物权变动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物债分立的民法典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立法上,首先,物权变动模式是调整物权变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价值导向的法律规则,明确了物权变动模式也并不意味着对物权行为理论盖棺定论;其次,在我国立法视野下,无论在《物权法》颁布之前还是《物权法》本身都有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具体适用。司法实务中,通过三个案例论证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对于司法公正的意义。由此可见,我国民法适用物权行为理论绝非单纯追求理论体系和立法体系的完备、合乎逻辑,而是在考虑到我国的立法传统和保障制度设计与法律适用便捷明了的前提下,做出的更符合我国民法与国际民法潮流逐步接轨之未来发展要求的理性选择。
其他文献
针时直齿锥齿轮啮合过程中的冲击和载荷集中现象,提出直齿锥齿轮齿向等距修形的方法;基于齿轮几何学理论,从啮合点位置以及转角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直齿锥齿轮齿向等距修形对
与一般的农业的国内支持是指政府对国内生产的支持和保护规则,WTO第一次将各成员方农业政策、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协定纳入管理是1993年12月15日签订的《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
本文认为,退休权是为了化解公民的老年风险,法律赋予公民的、当公民由于衰老导致丧失谋生能力而得到国家照顾,有尊严地生活的权利,是宪法所保障的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重要组成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并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全面理解经济全球化、理性地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就必需深入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男尊女卑”思想贯穿始终,妇女处于受强制、被统治的地位。纵观历史,朝代更换,政权易主,妇女受禁锢的程度却因朝而异、各具特色。然而,宋代是我国封建社
现代社会的信息泛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渠道以及方法开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且人们对于所获取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的信息化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