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肽化合物PLNPK对被动型Heymann肾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genes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模型,研究五肽化合物PLNPK对大鼠PHN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制备大鼠FX1A抗原,兔皮内免疫制备兔抗大鼠FX1A的抗血清,免疫双向扩散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大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抗血清,并设立正常对照。每两周检测各组大鼠24hrs尿蛋白、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TG)、白蛋白(ALB)等指标,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学的改变,确定建立PHN模型所用抗FX1A抗血清的最适剂量。2.大鼠尾静脉注射兔抗大鼠FX1A抗血清,建立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尾静脉注射次日腹腔注射PLNPK,持续10周。每两周检测各组大鼠24hrs尿蛋白、血清CR、BUN、TC、TG、ALB,观察PLNPK对PHN大鼠尿蛋白及肾脏功能的影响;观察PLNPK对PHN大鼠肾指数的影响;肾脏HE染色观察PLNPK对PHN大鼠病理学的影响;肾脏PASM染色观察PLNPK对PHN大鼠肾脏基底膜成分的影响。3.透射电镜检测PLNPK对PH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PLNPK对PH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PLNPK对PHN大鼠C5b-9生成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LNPK对PHN大鼠肾脏IgG沉积的影响。结果:1.免疫双向扩散结果显示兔抗大鼠FX1A抗血清效价达到1:32。3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24hrs尿蛋白及BUN、CR、TC、TG升高,ALB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出现基底膜弥漫性增厚;1.6ml、2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24h尿蛋白及血清BUN、CR、TC、TG、ALB变化幅度较小,且有恢复趋势,病理改变不明显;3.6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死亡率较高,病理偶有蛋白管型出现。确定3ml抗血清为建立PHN模型的最适剂量。2.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显著降低PHN大鼠的24hrs尿蛋白水平(P<0.05);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显著降低PHN大鼠血清TC、TG、BUN、CR水平(P<0.05),并显著升高PHN大鼠血清ALB水平(P<0.05);病理结果表明:PLNPK可以改善PHN大鼠肾脏的病理损伤,减少毛细血管壁增厚和上皮细胞肿胀现象。3.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改善PHN大鼠足细胞损伤;可以明显升高PHN大鼠nephrin和podocin的蛋白表达(P<0.05);ELISA结果表明,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明显减少PHN大鼠尿中C5b-9含量(P<0.05);并减少PHN大鼠肾脏IgG沉积现象。结论:PLNPK可以通过减少PHN大鼠肾脏IgG的沉积,进一步减少C5b-9的生成,减轻肾组织免疫损伤,增高足细胞上裂孔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改善足细胞的损伤,从而达到能有效地减少大量蛋白尿及治疗大鼠PHN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脂质聚集及CD36、PPARγ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槲皮素对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机制,为蜂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提供理论依
目的:  本研究通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并选用植物雌激素鹰嘴豆素 A 进行干预治疗,观察脑缺血
文章讲述了商用车模块化开发的方式,在模块架构基础上,结合功能特性需求构建模块及变型,通过接口约束、变量与模块、整车关联关系,由模块变型通过BOM系统自动组合成客户需求
期刊
“2013年以来,经常有外国人突然就敲门进来了,有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的人。他们都是带着技术或项目来中国找合作伙伴的。仅我接待的客户就有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代表,还有斯坦福大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位于韩国的亚洲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等。”日前,在中关村鼎好大厦A座20层办公室里,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综合发展事业部刘志宏总监高兴地告诉记者,鼎好大厦是创新资源最为
TRAIL(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是新近发现的TNF超家族成员,与TNF-α和FasL一样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TNF-α和FasL的细胞毒副反应太大,他们或可引起致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