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PHN)模型,研究五肽化合物PLNPK对大鼠PHN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制备大鼠FX1A抗原,兔皮内免疫制备兔抗大鼠FX1A的抗血清,免疫双向扩散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大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抗血清,并设立正常对照。每两周检测各组大鼠24hrs尿蛋白、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TG)、白蛋白(ALB)等指标,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学的改变,确定建立PHN模型所用抗FX1A抗血清的最适剂量。2.大鼠尾静脉注射兔抗大鼠FX1A抗血清,建立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尾静脉注射次日腹腔注射PLNPK,持续10周。每两周检测各组大鼠24hrs尿蛋白、血清CR、BUN、TC、TG、ALB,观察PLNPK对PHN大鼠尿蛋白及肾脏功能的影响;观察PLNPK对PHN大鼠肾指数的影响;肾脏HE染色观察PLNPK对PHN大鼠病理学的影响;肾脏PASM染色观察PLNPK对PHN大鼠肾脏基底膜成分的影响。3.透射电镜检测PLNPK对PH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影响;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PLNPK对PH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PLNPK对PHN大鼠C5b-9生成的影响;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LNPK对PHN大鼠肾脏IgG沉积的影响。结果:1.免疫双向扩散结果显示兔抗大鼠FX1A抗血清效价达到1:32。3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24hrs尿蛋白及BUN、CR、TC、TG升高,ALB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出现基底膜弥漫性增厚;1.6ml、2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24h尿蛋白及血清BUN、CR、TC、TG、ALB变化幅度较小,且有恢复趋势,病理改变不明显;3.6ml抗血清注射组大鼠死亡率较高,病理偶有蛋白管型出现。确定3ml抗血清为建立PHN模型的最适剂量。2.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显著降低PHN大鼠的24hrs尿蛋白水平(P<0.05);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显著降低PHN大鼠血清TC、TG、BUN、CR水平(P<0.05),并显著升高PHN大鼠血清ALB水平(P<0.05);病理结果表明:PLNPK可以改善PHN大鼠肾脏的病理损伤,减少毛细血管壁增厚和上皮细胞肿胀现象。3.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改善PHN大鼠足细胞损伤;可以明显升高PHN大鼠nephrin和podocin的蛋白表达(P<0.05);ELISA结果表明,PLNPK(100、200、400μg/kg/d)可以明显减少PHN大鼠尿中C5b-9含量(P<0.05);并减少PHN大鼠肾脏IgG沉积现象。结论:PLNPK可以通过减少PHN大鼠肾脏IgG的沉积,进一步减少C5b-9的生成,减轻肾组织免疫损伤,增高足细胞上裂孔蛋白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改善足细胞的损伤,从而达到能有效地减少大量蛋白尿及治疗大鼠PHN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