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认为,河川径流变化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决定的,然而降水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因此气候条件变化对径流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渭河流域陕西段作为研究区域,研究气候变化对区域内径流的影响,并利用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径流量。研究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有利于对渭河流域陕西段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同时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根据研究区域内1959-2009年之间的气象数据资料和渭河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数据资料,利用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渭河流域陕西段的气温、降水量、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变化周期以及气温与径流、降水与径流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预测模型,以气象资料作为输入条件,对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M-K分析方法,揭示研究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特点以及它们的突变点。(2)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内1959-2009年气温、降水量以及径流量的周期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发生明显变化的周期约为35年、降水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周期约为32年、每个站点的径流量变化周期不同,但变化周期基本上都在32-42年之间。(3)径流变化受气候变化、水热条件等因素影响,本文利用气温与径流量、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来反映气候条件对径流的影响程度,区域内所有站点的径流量与降雨量都是正相关,与气温都是负相关,且降雨与径流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气温与径流的相关性。(4)建立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气温和降水量作为输入变量,对径流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为0.8078,预测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能够对渭河流域陕西段内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径流量进行初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