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此研究统计我院2011年至2017年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无功能性、治疗方案和病理分级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并进一步明确临床特征、病理分级与患者预后之间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者共57例。随访方法有电话随访、门诊或住院复查。采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分类资料分布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分类资料组间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非功能性肿瘤占63.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包括上腹不适、腹泻、腹痛、消瘦等。功能性肿瘤占36.9%,以胰岛素瘤最为常见。腹部CT检出率为83.6%(46/55),MRI检出率为100%(30/30),消化系统超声检出率为42.5%(20/47)。研究显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生存预后差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有肝脏转移的患者生存预后差于无肝脏转移的患者,P=0.035,有统计学意义。肿瘤TNM分期中I、II期患者生存预后优于III、IV期患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分级中G1和G2级的患者生存预后优于G3级的患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预后优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与病理分级相关(P<0.05),但本研究中与患者预后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350)。多因素分析结果未显示其中存在影响P-NENs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本研究提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以非功能性肿瘤为主,腹部CT和MRI是有效的检查方法。存在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TNM分期为III、IV期等临床特征的患者预后较差,病理分级为G3级的患者预后较差。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可作为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