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不同胎龄(Gestational age, GA)的正常早产儿生后动态监测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并随访至矫正年龄(Correct age, CA)12月,观察分析aEEG变化与胎龄及脑发育的关系。2、通过对窒息早产儿进行aEEG动态监测并随访至矫正年龄(CA)12月,观察分析aEEG变化与脑功能损伤及神经发育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aEEG对窒息早产儿脑功能损伤监测和不良神经发育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并转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治疗,存活并随访至CA12月的486例早产儿,正常组306例和窒息组180例(轻度窒息组105例,重度窒息组75例)。依据不同出生GA分为<30周组、30~33周组和>33周组三亚组进行分析。采用Nutas公司生产的脑功能监测仪(Cerebral function monitor,CFM),对纳入研究的早产儿在生后6~8小时开始进行首次aEEG监测,继而在生后龄(Postnatal age, PNA)72小时、6天复查,1周后每周复查1次至出院。分别在孕后龄(Postconceptional age, PCA)40周、矫正年龄(CA)3月、6月、12月各复查1次,每次监测4~6小时。根据不同背景活动模式及周期性模式对aEEG描记特征进行分类判读。随访至孕后龄(PCA)40周时采用中国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矫正年龄(CA)3月、6月、12月均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城市版)(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BSID)和神经病学临床诊断评估进行随访,并将神经发育结局与早产儿aEEG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神经发育评估结果:研究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终点,正常早产儿组检出脑瘫8例,窒息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窒息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各个随访点,正常组、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之间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 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 PDI)平均得分均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早产儿组比较,两窒息组NBNA、MDI、PDI平均分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重度窒息组降低更明显(P<0.01),但两窒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GA组早产儿在PCA40周时NBN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GA<30周组评分最低,随着GA增加,NBNA评分逐渐升高。在CA3月、CA6月、CA12月的3个不同随访点,MDI、PDI平均分随CA增加而上升,在CA12月时达最高,各随访点GA>33周组两指标得分显著高于GA<30周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GA组间脑瘫发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GA增加,脑瘫发生率逐渐下降。(2)正常早产儿生后不同时间点aEEG监测结果:各GA组正常早产儿aEEG背景活动形式及睡眠-觉醒周期(Sleep-wake cycling, SWC)在生后2周内变化最明显,随着生后时间延长,aEEG异常背景活动模式及无SWC模式检出率逐渐下降,正常背景活动模式(CNV)及成熟型SWC逐渐增加,生后龄(PNA)6小时、72小时、6天aEEG背景活动模式及SWC模式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GA<30周组,生后龄(PNA)6天与2周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三组间在生后龄2周与孕后龄40周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生后龄6小时、72小时、6天、2周时间点上,与GA<30周正常早产儿组比较,GA30~33周组和GA>33周组正常早产儿aEEG异常背景活动模式及无SWC模式检出率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2组之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三组在PCA40周时异常结果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窒息早产儿生后不同时间点aEEG监测结果:各GA窒息早产儿aEEG背景活动模式及SWC模式在生后2周内变化最明显,随着生后时间延长,异常背景活动模式及无SWC模式检出率逐渐下降,连续正常电压及成熟SWC逐渐增加,在生后龄(PNA)6小时、72小时、6天、2周时间点上,aEEG异常背景活动模式及无SWC模检出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GA<30周组在生后龄(PNA)2周与孕后龄(PCA)40周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GA30~33周组和GA>33周组在PNA2周与PCA40周时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胎龄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组在生后龄6小时、72小时、6天、2周监测点aEEG异常背景活动模式及无SWC模式检出率均较同GA正常早产儿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窒息组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在孕后龄(PCA)40周时,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4) aEEG背景模式对窒息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预后的预测价值:窒息组早产儿aEEG背景活动模式及SWC模式随生后龄变化迅速,GA<30周在PNA2周后仍变化明显,而GA30~33周和GA>33周窒息组早产儿在PNA2周基本稳定至PCA40周。正常背景活动模式(CNV)及成熟SWC均预示良好的神经发育结局。在生后龄6小时、72小时、6天,aEEG特征与各窒息早产儿远期神经发育结局存在相关(均P<0.05),其中以生后龄72小时、6天相关系数最高。随着生后龄增加, aEEG对各组窒息早产儿远期不良神经发育结局预测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升高,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升高,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下降。结论:(1)正常早产儿生后早期(2周内)aEEG背景活动模式、SWC成熟度与出生胎龄有关,且变化迅速。GA越大,aEEG越成熟,表现为aEEG背景活动模式呈连续正常电压、成熟SWC逐渐明显。(2)窒息早产儿生后早期(2周内)aEEG背景活动模式与SWC的成熟度类似正常早产儿变化趋势,且在各监测点,aEEG异常背景活动模式和无SWC模式检出率较同胎龄正常早产儿明显增加,窒息越重越明显。(3)早产儿在生后早期(生后龄6小时、72小时、6天)aEEG出现连续正常电压和成熟型SWC,预示神经发育结局良好。对窒息早产儿脑功能损伤和不良神经发育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阴性价值,对早期神经保护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