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自噬(autophagy)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指细胞通过各种途径在自噬溶酶体内自我消化、分解受损伤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是一种亚细胞水平的“自我消化”[1]。基础水平的自噬对于细胞生长发育、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是必要的,通过自噬细胞可以维持自我稳态,可以更好的适应各种应激,达到自我更新等;且当细胞受到较大损伤不能通过自身调节恢复时,可以启动自噬性死亡,因此又被称为Ⅱ型程序性死亡[2]。在众多的人类肿瘤中,均可以发现自噬水平的变化。细胞自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自噬水平的调节,并且细胞自噬可以在多种条件下被诱导,生长因子、细胞内氨基酸水平、葡萄糖水平、DNA损伤、氧自由基等均可诱导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3]。Beclin1、LC3和P62是参与自噬过程的三个主要蛋白,Beclin1在自噬的启动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Beclin1与P13K(h VPS34)、Atg14形成三聚体,并不断募集自噬相关蛋白,介导自噬起始[4];在Atg4作用下,LC3前体被加工成可溶性LC3-Ⅰ,后者在Atg7(E1样酶)和Atg3(E2样酶)作用下与磷脂酰乙醇胺(PE)连接成为脂溶性的LC3-Ⅱ-PE,参与自噬溶酶体膜的延伸,直到自噬溶酶体形成[5-6];定位于细胞质中的P62与经泛素化的蛋白结合,P62蛋白再与LC3-II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并最终会在溶酶体内降解,在自噬的过程中,P62会不断被消耗[6-7],这三个蛋白是检测自噬水平的关键指标。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仅有1-4%,预后差[8-9],深入研究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对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改善患者预后都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关于自噬相关蛋白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目的通过检测胰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的表达,探讨在胰腺癌中自噬活性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经外科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标本64例,并收集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64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的表达情况;分析自噬蛋白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特征间蛋白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蛋白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Beclin1、LC3和P62阳性染色呈棕褐色颗粒,Beclin1阳性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浆,LC3定位于细胞浆及部分胞核,P62阳性定位于细胞浆。Beclin1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9%(23/64)、90.6%(58/64);LC3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4%(22/64)、75%(48/64);P62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48/64)、46.9%(30/64)。三种蛋白各自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Beclin1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6.7%(2/3)、35.6%(16/45)、0%(0/16),LC3在高、中、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为66.7%(2/3)、44.4%(20/45)、12.5%(2/16),各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eclin1在TNM I~II期表达阳性率为44.4%(12/27)、III~IV期表达阳性率为16.2%(6/37),LC3在TNM I~II期表达阳性率为48.1%(13/27),III~IV期表达阳性率为24.3%(9/37),各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eclin1与LC3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2,P<0.05)。P62蛋白的表达与Beclin 1、LC3蛋白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相关(r值分别为0.04、0.11,P值均>0.05)。结论1.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LC3在胰腺癌局部组织中表达下调,P62蛋白在胰腺癌局部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提示胰腺癌局部自噬水平降低。2.Beclin1、LC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晚,Beclin1、LC3的表达水平越低。P62蛋白表达水平仅与胰腺癌TNM分期相关。3.三组蛋白中,Beclin1、LC3两种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两者与P62表达均呈现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