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业领域的表现,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它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学业自我效能感是知识、技能与行为之间的中介,是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动力源。因此,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国内关于初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很不足,研究初中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探讨初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对进一步扩展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生物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了解初中学生的生物学学习现状以及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自我效能感理论、生物学学习理论和问卷编制理论为指导,借鉴已有的相关问卷、量表,编制出初中生生物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和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并进行了调查研究。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多项统计分析后发现:目前初中生的生物学学习情况一般,相当数量的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不具备良好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初中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整体上农村初中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要高于城市初中生。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当前初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的问题及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中学生物学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生物学学习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初中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主要包括十个方面:(1)帮助学生端正生物学学习态度,了解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意义;(2)提出明确适度期望,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行为目标;(3)让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4)为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5)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积极的自我归因,提高自我认识;(6)创建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客观评价;(7)建立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8)指导学生预测成绩,评估自我效能感;(9)建立自主学习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10)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应用上述培养策略对选取的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培养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根据制定的培养策略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并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业成绩,同时对学生的其他学习能力如合作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技能的获得和拓展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学生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是有效的。学生的生物学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的提高使得学生对自己的生物学学习能力产生更积极的判断,从而使其在学习中能够更倾向于选择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学习更加努力,坚持不懈,以及学会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选择更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正确的归因,从而也更容易取得学业上的成功。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学生提供了策略上的、方法上的以及心理上的成功的引导,也为其今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