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高等院校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社会需要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政府希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高等院校也希望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定位,但高等院校千校一面、办学模式趋同的现象却一直存在,并且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院校分层与定位体系,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是目前高等教育管理领域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在国内,更少有学者以“陕西”这样的高教大省为样本,用现代先进的高校分层与定位理念,对全部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分层与定位进行系统地研究。陕西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之一,有着其独特的教育优势,高校众多、综合实力很强。然而,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科研投入与产出效率却很低,导致陕西虽然科技领先、经济却依然落后。由此看来,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在分层与定位方面存在着误区,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建立适合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分层与定位标准,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还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本论文首先通过陕西高等教育背景的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对“高校分层与定位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理论术语进行更加清晰的界定,期望能够形成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表述体系,并廓清研究中的相关基础理论问题。在对国内外分层与定位理论动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总结国内外经验,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根据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科研投入与产出效率偏低这一具体情况,提出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分层与定位的构想。然后,进一步从科研的角度筛选影响陕西高校的特征指标,形成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分层与定位。最后,对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分类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工作展望。
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应根据自己的整体优势与特色,通过科学的分层与定位,打造并实施适于陕西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分层与定位标准,为陕西乃至全国培养合格的人才,提高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高校真正成为既出人才又出成果、既能进行知识创新又能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基地,努力的把陕西由一个“高教大省"转变为“高教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