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研究中GIS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区域考古研究之中,为现代区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和手段,拓展了考古学研究的领域。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 1.本论文以山西临汾盆地(汾河中游及其支流滏河流域)、河南洛阳盆地(伊、洛河流域)、洹河流域、陕西七星河与美阳河流域等的区域考古调查、地形、水文、遥感影像等信息为基础,分别建立各区域的聚落考古信息系统,探讨考古与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空间分析技术的灵活运用等。同时运用GIS的距离分析、位置分析与建模、通视分析、坡度分析、水文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探索中原地区文明形成之初的人地关系特征,揭示不同时期古代聚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特定区域中的古代人类社会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为国内考古GIS技术运用与发展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2.通过研究发现各区域中的聚落大多是靠近小型河流分布,生存环境非常脆弱,集水盆地的面积往往都很小。集水盆地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聚落规模的发展,甚至使周人放弃周原,到沣河流域建立新的都城。不同时期的人们为了在雨季和旱季都能够继续生存,回避河水的威胁,已经能够对适合居住的自然环境进行准确的选择和一定的改造。靠近洹河、洛河与伊河等较大河流的聚落,由于河流的集水盆地很大,水源比较有保障,能够适应一般的气候变化,在文化类型的演变中能够平稳地过渡。 3.地面坡度、距水系的距离都会对聚落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各研究区域中的聚落基本上都分布于地面坡度小于3°、距离水系600米以内的地带。而且根据现有资料尚不能确定中、小型聚落分布于大型聚落的可视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