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脑功能区病变或肿瘤切除常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对于运动语言功能区附近的肿瘤切除手术,唤醒麻醉是术中评价患者运动语言能力的最好方法。目前,国内外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方法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结合喉罩技术是脑功能区手术可行的唤醒麻醉方法,具有唤醒快的独特优势,但瑞芬太尼停止输注后会导致患者的痛觉过敏,不能完全避免患者苏醒后出现烦躁不安的状况。舒芬太尼具有起效快,时量相关半衰期短,镇痛效果强而持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特点。鉴于此,我们设想,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结合喉罩技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的唤醒麻醉,可能更有利于避免患者出现烦躁状况。因此,本研究探讨了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结合喉罩技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可行性,并观察了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相比,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利弊,以期为脑功能区手术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结合喉罩技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可行性,并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相比,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利弊,以期为临床上脑功能区手术的唤醒麻醉提供参考,或者为唤醒麻醉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更多的选择。
方法:
4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和瑞芬太尼组(RF),每组20例。SF组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RF组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各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喉罩(LMA)行间歇指令通气(SIMV)直至肿瘤暴露,唤醒时(功能定位和切除肿瘤过程中)减少药物的浓度使患者保持清醒并去除LMA。唤醒结束后重新插入LMA,同时加深麻醉。使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使麻醉深度维持在合适的程度。通过观察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和唤醒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价两种唤醒麻醉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控性。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观察不同时相点的无创血压(NIBP)、和心率(HR)等;唤醒质量根据脑功能区手术定位时态评价表及镇静(OAA/S)镇痛(VAS)评分进行评价;唤醒期间的相关并发症主要观察疼痛、高血压、心动过速、气道问题、癫痫发作、惊厥、恶心、呕吐、脑膨胀、尿胀感、空气栓塞等。
结果:
所有患者唤醒期间均成功完成了运动、感觉和语言功能测试。血压和心率的改变:插喉罩时SF组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RF组(P<0.05),RF组唤醒后的心率和血压要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SF组唤醒后心率也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苏醒时SF组血压要低于RY。组(P<0.05)。两组均能在较短时间内唤醒患者,唤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唤醒后的镇静评分和清醒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SF组唤醒后5、10、30min的镇痛评分明显小于RF组(P<0.05)。
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结合喉罩通气能很好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与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的唤醒质量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维持方面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