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sistograph数据树木年轮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xu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鉴于技术手段的匮乏、有些基础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使我国有关城市景观树种年轮与环境变化的研究罕见报道。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悬铃木行道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esistograph设备从东西、南北两向分别钻取悬铃木地径处的树木年轮数据,尝试使用国外先进仪器对悬铃木行道树进行无损测量,得到年轮宽度、年轮密度、早材密度、晚材密度等年轮指标。建立悬铃木径向生长模型,分析各木材相对密度指标与月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及月降水量的相关关系,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模拟了悬铃木木材相对密度指标与气候要素的关系,以揭示树木年轮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A组行道树悬铃木的年龄与年轮宽度最佳生长模型为:y=5.111*t1.024;B组行道树悬铃木的年龄与年轮宽度最佳生长模型为:y=0.0089t2+2.751t+2.391。(2)分别对悬铃木行道树与三基点温度(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悬铃木行道树树轮密度变化与温度和降水的相关性表现出不一致的结果,树轮密度与各月降水量大部分无显著相关关系,10月的降水量与悬铃木木材密度指标呈现一定程度的显著正相关(P<0.05);树轮密度指标与各月气温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5月的月均气温与悬铃木所有树轮密度指标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表明影响很大。该地区的水分条件对悬铃木径向生长的影响不及温度,温度条件是悬铃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且温度变化影响十分复杂。(3)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悬铃木行道树年轮与气候要素关系建模得知,早材密度所包含的气候信息要多于晚材密度。几个悬铃木树轮密度指标中,中幼龄悬铃木主要受上年10月平均气温显著影响,成过熟龄悬铃木主要受当年2月平均气温影响。(4)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方式,选取了南京地区19822013年年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9个气候指标对悬铃木树轮密度的影响做了模型拟合分析,结果提取出了三个累积贡献率达90.46%的主成分因子,包含了绝大部分的原始变量的信息,说明这些指标可用于主成分分析。此外,从回归分析结果知气温是影响最大的指标,降雨和湿度影响不及气温,这可能与南京常年雨量充沛有关。(5)Resistograph设备能够很好的测量木材的相对密度,在悬铃木树干上留下的针刺孔径仅为1.5mm,比传统的生长锥破坏性小,有效的保护了古树名木。
其他文献
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难治性肿瘤,标准化治疗后总的中位生存期不到15个月。目前,靶向药物及抗血管生成等新型疗法也尚未显示出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深入探索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有效疗法依然是胶质瘤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难题。PKN1是PKC超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KN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增高,并在肿瘤的恶性表型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KN
当前,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巨大挑战,加强内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球大多数整车企业都已运用ERP系统进行管理,这也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并完善支持模块对接、数据传导
近些年,随着癌症的高发,癌症已经不再是罕见的疾病。以癌症为代表的复杂疾病成为生物医学致力于攻克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预测疾病的致病基因方面,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有利于发现
大型燃煤锅炉的燃烧优化对于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锅炉燃烧优化运行中,仍存在两个重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制粉系统一次风煤粉分配不均,导致燃烧器出口煤粉偏差大。二是,二次风风量分配不均衡,导致燃烧器二次风量偏差。上述两个原因造成各燃烧器风煤比不一致,导致锅炉燃烧不均衡,锅炉燃烧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和这两个问题具有密切的关系。造成一次风煤粉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磨
目的:通过深、浅刺T4、T5夹脊穴来对比观察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ST-T段变化的情况,探讨针灸临床深浅刺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缺血改善的影响,以期为夹脊穴深浅刺对临床
本文为一篇英译汉的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所描述的任务为笔者于2016年2月24日受哈尔滨派特森英语教育集团委派在第二届“澳洲精英中学交流会”中,为来参加交流会的澳洲校方代表
血红蛋白氧载体(Hemoglobin Based OxygenCarriers,HBOCs),是对人或动物血红蛋白进行分子间或分子内化学修饰合成的一种蛋白类药物。HBOCs具有携氧释氧能力,可显著改善组织氧
目的:收集本院临床分期为IA1合并淋巴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olvement,LVSI)至IIA期的接受开腹宫颈癌根治术(abdominal radical hysterectomy,ARH)或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并对比接受开腹或腹腔镜手术的两组患者的手术价值和
目的探究皮肤驻留调节性T细胞(Tregs)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双网络水凝胶生物材料在体内刺激条件下对皮肤驻留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影响。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将实验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探究皮肤Treg细胞对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时,分别设置转基因鼠(基因型为Foxp3DTR型)-白喉毒素(DT)注射组(F-DT组)(n=40)和野生型(WT)-白喉毒素注射组(C-DT组)(n=40)。两组内再依据随机数字
目的:通过测量接受膝关节镜检查术患者的髁间窝宽度和ACL胫骨端左右径,分别探讨ACL损伤患者和ACL完整患者男女性髁间窝宽度与ACL胫骨端左右径之间的相关性,为ACL重建术提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