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部和颅内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发病基础,脑动脉狭窄造成的低灌注供血状态是引发卒中的主要原因。脑动脉狭窄造成脑灌注的不同状态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因此只有明确脑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变化特征,才能更加确切地对其进行个体化诊断及治疗。脑灌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目前有关脑灌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仍然有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伴有脑动脉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脑灌注变化规律;脑灌注变化在伴有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确切作用及机制,脑灌注在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治疗风险效益评估中的指导意义等。Xe-CT脑灌注成像技术是运用CT技术和稳定氙气的增强性来检测脑血流量,能够提供定量的局部或整体的脑血流数据,而且可以作为评估侧枝循环、脑血管储备的手段。本研究利用Xe-CT技术对伴有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四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性卒中(SIP)及接受支架治疗的患者)进行脑灌注研究,通过研究患者脑灌注变化及特点,探讨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机制,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发现:①ICA严重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脑组织低灌注较易出现在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皮层供血区及前交界区(ABZ)、内交界区(IBZ),MCA严重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脑组织低灌注容易出现在MCA供血区、ABZ、后交界区(PBZ),同时发现这些患者脑梗死病灶也容易出现在上述区域;②伴有ICA或MCA狭窄的进展性卒中患者脑梗死病灶周围存在大面积低灌注区,这一区域脑血流量在10~30 m1/(100g·min)范围内,是患者病情进展的潜在病理基础,该区域CBF的进行性恶化可能是患者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③大多数伴有ICA或MCA狭窄的TIA患者脑组织存在异常低灌注区域,且此类TIA患者脑组织低灌注容易发生在远端分水岭区;④Xe-CT脑灌注成像可以明确支架治疗前后患者脑灌注情况,为支架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和术后治疗效果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本研究揭示了伴有血管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灌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加深了有关脑灌注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认识,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今后更加深入地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灌注研究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