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海潮报》于1931年8月1日创办于山东威海,是英国政府交还威海卫后,国民党当局主办的报纸。该报历经近七年,详细记载了此间的国事民情,形式包括消息、通讯、评论等,兼有文艺副刊。1938年日军入侵威海时停刊。《黄海潮报》对国民政府收复威海后在本地的建设、宣传和知识普及等工作起了重要作用。论文基于山东省图书馆所藏《黄海潮报》报纸资料,对该报的内容、形态、发展等方面作出分析。首先介绍了收复威海这一报纸创办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涉及报纸的发行、办报理念、版面设置、采编状况等方面,分别进行概括性描述;第三部分以报纸的要闻、本市新闻、各地通讯三个新闻版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其特点;第四部分对报纸副刊作了分别研究,并与主编的个人特点相联系,详细阐述该报副刊的风格和本地化特色;第五部分以广告与图片为重点,以期反映报纸在新闻以外的内容设置和编辑水平;第六部分则从对日本入侵的态度这一角度切入,综合全部报纸信息,从另一视角审视作为国民党地方党报的《黄海潮报》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中立场的转变,以及体现出来的民间舆论氛围和本地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第七部分是关于本报的延伸探索,简要分析了同期其他报纸的发展情况,并从《黄海潮报》与《威海日报》的一场纠纷中观察当时威海报业的竞争局而;最后,综合前文分析,探讨《黄海潮报》的影响与现实意义,以作总结。论文在这样的框架之下,依托原始报纸文本,并与相关年代的历史语境相联系,将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交叉运用,对报纸内容作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揭示了收复威海初期,《黄海潮报》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对国民党在本地的统治产生的帮助和影响,及其思想和发展中的的局限性等,从而折射出1930年代威海报业的特点,反映国民党地方党报的办报水平,同时为威海乃至胶东地区建国前的新闻史、地方史作出补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