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为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学习创造条件。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显示出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是实现学校体育终极目标的前提条件,也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等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的课余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1995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方法手段,以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多种形式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竞赛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内容。本文以望谟县5所中学课余体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望谟县5所中学的500名学生和25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场地设施、参训学生、培训的教师、态度、领导的意见看法、以及资金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望谟县部分中学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情况为切入点,提供督导、检查等方面的有效数据,进而发现影响望谟县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相关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县情、适合我县中生课余体育锻炼的锻炼模式。这对于提高望谟县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及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望谟县部分中学学校组织的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等内容,缺乏创新性并且存在时常被占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参与两操锻炼的积极性不是很高。(2)望谟县部分中学学生的参与动机主要集中在了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宣泄情绪等方面。参与态度方面,初中生较为积极,且男生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女生。(3)影响望谟县部分中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管理因素、教师因素和场地设施因素,其中学生自身因素、场地设施因素排在了前两位。(4)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教学组织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场地及器材维护及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