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首先,灵验故事指的是在民众中流传的,关于神灵显圣或显灵,对信众行为或祈求作出回应的故事。灵验故事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是研究民间信仰极其有价值的文化资料。其次,灵验故事包括经典的神圣故事和增生性故事。经典性故事是长期存在,大部分已由口口相传转为书面文献,对神明形象的描述,使故事的主人公拥有相对固定的神格,神性功能也已为人们所熟知,从而形成人们供奉的基础。增生性故事指神灵在被供奉的庙里发生的有求必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灵验故事指的是在民众中流传的,关于神灵显圣或显灵,对信众行为或祈求作出回应的故事。灵验故事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是研究民间信仰极其有价值的文化资料。其次,灵验故事包括经典的神圣故事和增生性故事。经典性故事是长期存在,大部分已由口口相传转为书面文献,对神明形象的描述,使故事的主人公拥有相对固定的神格,神性功能也已为人们所熟知,从而形成人们供奉的基础。增生性故事指神灵在被供奉的庙里发生的有求必应、规训言行、扬善除恶的超现实显灵事件,具体描述神灵和民众展开互动。不断增生的灵验故事可激活神明的神性,也使得神明不断焕发活力,灵验故事是民众建构信仰权威的工具,也是民间信仰存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再次,在日常生活的信仰实践中,民众根据生活诉求和生命体验,逐渐生产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地方性信仰知识,并在共享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及其他实践活动。灵验故事是民众在构建地方信仰知识时经常运用的策略,同时也是这些地方性知识生产和传承的主要方式。本文以灵验故事为研究路径,阐释现代民间信仰的信奉逻辑。
通过对灵验故事的收集,将灵验故事根据内容属性分为惩罚型、报应性、显灵型、庇护型、诉求型、治疗型等七种类型,故事其产生的恐惧、规范和感恩等效应,建构与维系了民众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信仰。采用叙述学的理论方法来分析灵验故事的叙述特征与讲述策略,从灵验故事叙述特征、技巧与灵验故事叙事的拟真实化两个角度来分析灵验故事是如何获得人们的认同。再通过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来探究灵验故事与信仰的互动关系,分别从增生型灵验故事加注神性,建构神明角色的信仰权威,民众如何运用灵验故事这一策略来构建地方信仰知识,增生型灵验故事是解释生活事件的工具,增生型灵验故事治愈信众心理,灵验故事反映的是民众的共情。从以上几个角度阐释灵验故事对信仰本身、对社会治理、民众生活、大众心理的功能与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分离式生产”为特征的生产模式无法为出口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之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又该如何应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简称KIBS)作为知识经济中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面临美国对华关税加征措施愈加频发的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是否能成为出口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助推器呢?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重要阶段,有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可能。而通过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技术进步、达到产业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引用外国资本,它作为改革开放的初衷之一,能使我国创新能力获得提高,弥补我国的资本技术不足。但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利用外资领域的经济、技术水平总体上虽然得到了提高,地区间的发展速
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与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及必要条件。为了探讨企业的内部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揭示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学术界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了企业成长、企业财务状况、政府补贴、内部控制、创新制度、金融发展等因素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以沪深A股市场2012-2017六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创新理论、委托代
本文基于实体企业投资金融资产这一投资模式,在实体企业金融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动机以及后果两个大方向进行研究。 近年来,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导致传统的工业企业实体投资回报率下滑明显,大量的产业资本涌入高收益率的金融、房地产行业,虚拟经济加速膨胀,最终导致实体产业金融化。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上市公司购买金融资产的规模几乎呈直线上升,2012年仅为71亿元2016年就达到了
自2008年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经历了加杠杆的过程。如今,杠杆偏高是多数企业发展时面临的瓶颈,“去杠杆”成为了当下多数企业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面对技术进步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大环境,创新升级成为企业谋求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创新与企业杠杆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创新能否帮助企业降杠杆?其对杠杆率的调整速度又会有何影响?有关上述问题的文献不仅相对匮乏,而且研究结论不尽一致。 本文试图借用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成果显著,国内的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0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1071.38亿美元,增长了198.99倍,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贸易额比重由1978年的0.79%扩大到2017年的11.5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例由2013年的25.02%增长到2017年的26
长期以来,经济--环境问题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常常被用来探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的制造者,企业需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职责与义务。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引导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目前在企业家精神领域涌现出很多新名词,如绿色企业家精神、环保企业家精神等,这是企业家精神内涵的延
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影响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从2015年开始GDP的年度增长率不到7%,以往依靠要素投入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减弱。因此,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发展,是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经济发展是可持续性战略实施的重要突破口,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中,积极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将是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争端愈演愈烈,作为一个经济大国,中国难以置身事外。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是我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和立足之本。近几年来,华为的5G、克隆猴和DNA纳米机器人等实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突破性进展。因此,技术进步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当下值得探索的问题。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型和具有技术进步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型是在过去几年中经济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本文构建了代表性家庭、最终产品
行业配置是指在个股层次上保持相对消极的态度,而在股票行业的层次上进行积极投资。行业配置的重点是向预期未来表现优秀的行业靠近,并减少预期未来表现恶化的行业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 基金市场的结构表明,资产配置依然占主导地位,大部分研究也是围绕资产配置展开,而行业配置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行业集中度方面的研究。虽然基金行业广泛认为优化基金行业配置能有效提升业绩,但真正有效的策略少之又少。 基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