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长对土壤可蚀性K值测定的影响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youngy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强度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土壤侵蚀也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定量计算土壤流失量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以及设计水利设施的重要科学依据之一,土壤可蚀性是定量计算土壤侵蚀量的重要指标。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中选用的土壤可蚀性指标K为单位降雨侵蚀力在标准小区上引起的土壤流失量,其中标准小区定义为坡度9%、坡长20 m的连续清耕休闲地。由于依靠天然降雨测定土壤可蚀性需要时间长且费用昂贵,所以需利用微小区进行人工降雨试验。研究短坡长与长坡长小区上的土壤可蚀性模拟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验结果之间的比较和正确应用人工模拟降雨的结果。本文利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坡长对侵蚀影响。采用变雨强,每场实验降雨2h,总雨量121mm,选择1m、2.5m、4m、5.5m、7m、8.5m、和10m等7个坡长,每个坡长进行干运行和湿运行。分析了侵蚀产沙过程、侵蚀产沙与坡长的关系、侵蚀产沙的空间分布及坡面流速,得到了以下结论:(1)坡长大于4 m的小区的含沙量及单位时间侵蚀模数随降雨过程发生跳跃性波动。这是由于细沟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径流含沙量间歇性突增而产生的。(2)在降雨的最后30-40 min,各坡长单位时间侵蚀模数差别减小,这是主要是结皮和雨强减小造成的。(3)从1 m到2.5 m,次降雨平均含沙量和侵蚀模数变化不大,而4 m以上,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大。湿运行的侵蚀模数小于干运行的侵蚀模数,这是土壤表面结皮的结果。空间分布上,在2.5-4 m坡段,含沙量和侵蚀模数增大显著,5.5 m以后的坡段的含沙量和侵蚀模数显著大于1-4m的坡段。(4)细沟间流速从0.5 m到1.5 m迅速增加,2.5 m以后,随着坡长增加,流速保持不变甚至减小,且小于同坡段的细沟流速。在测量流速的时段,细沟沟头达到距坡顶2-4 m的位置,从此至5.5 m,细沟中径流的速度逐渐增加,增加的斜率逐渐减小,超过5.5m以后,流速趋于稳定。(5)利用本实验的数据得出在1-10 m范围内,坡长因子的指数m值为0.55405,用微小区测定土壤可蚀性K值时,可用该数值将侵蚀结果订正到标准小区求K值。本实验的局限。首先,在4m以下的坡长选择得较少,不能充分揭示短坡范围内坡长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其次,实验重复次数较少,重复间数据有一定差异。第三,本研究缺乏人工模拟降雨同天然降雨结果的比较,使得本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4m以下取更多的坡长进行实验;同时进行更多组重复;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将降人工模拟降雨结果同适当的天然降雨资料进行比较,为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结果的应用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聋生的学前教育非常欠缺,绝大部分聋生没有上过幼儿园或学前班,目前专门为聋生设置的幼儿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适龄聋生入学时的语言积累十分贫乏。聋生失聪后,丧失了通过听觉获得语言和外部信息的机能,他们学习有声语言非常困难,手语是他们的母语,也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但手语的语法与我们健全人的汉语语法大相径庭,若把手语直接翻译成汉语,则会出现语序颠倒、辞不达意的现象。聋生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要与周围的人打交
韩国人口5000万,一半在服役,剩下的一半在准备出道。当然,这是戏说,但是在这个全民偶像的梦幻国度,素人逛街被星探看中,然后变身当红明星的偶像剧桥段,每天都在首尔真实上演。  首尔有一条“造星大道”,想出道的人需要零距离被路人pick——这就是弘大前街。  弘大前街,因旁边的弘益大学得名。白天,涂鸦、美食街、跳蚤市场,还有年轻的学生,完全是普通大学的样子。等到太阳西下,弘大才露出它的真面目:每隔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