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触角是昆虫感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使着嗅觉、触觉、味觉及感受气流、湿度和温度等功能,左右着其选择食物、取食、躲避危险、寻觅配偶及为子代选择栖息场所等一系列适应性行为。我国有蝗虫1000多种,而在触角感受器方面已研究过的种类只有26种,大量蝗虫的触角感受器类型还是未知。对蝗虫触角感受器的研究既属于昆虫学的基础理论问题,同时也为探索蝗虫控制的新途径提供科学的启示。本文应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斑翅蝗科13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进行研究,可为斑翅蝗科的行为学、分类学和进化学研究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9属蝗虫即:车蝗属Gastrimargus Saussure、异痂蝗属Bryodemella Yin、皱膝蝗属Angaracris、草绿蝗属Parapleurus Fisch、尖翅蝗属Epacromius Uvarov、沼泽蝗属Mecostethus Fieb、赤翅蝗属Celes Saussure、疣蝗属Trilophidia Stal、束颈蝗属Sphingonotus Fieb不同属间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2)异痂蝗属Bryodemella Yin2种蝗虫即:轮纹异痂蝗B. Tuberculatum dilutum(Stoll)、黄胫异痂蝗B. holdereri(Krauss);皱膝蝗属Angaracris 2种蝗虫即:红翅皱膝蝗A. rhodopa、鼓翅皱膝蝗A. barabensis;尖翅蝗属Epacromius Uvarov2种蝗虫即:大垫尖翅蝗E. coerulipes(Ivan)、小垫尖翅蝗E. tergestinus(Charp);沼泽蝗属Mecostethus Fieb2种即:沼泽蝗M. grossus L、白城沼泽蝗M. baichengensissp .nov不同种间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斑翅蝗科13种蝗虫的触角有13种感受器类型:毛形感受器(Ⅰ、Ⅱ)、刺形感受器(Ⅰ、Ⅱ)、锥形感受器(Ⅰ、Ⅱ、Ⅲ、Ⅳ、Ⅴ)、腔锥形感受器、腔形感受器、Bohm氏鬃毛、芽孢形感受器。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在斑翅蝗科不同属间及同属不同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即:车蝗属、皱膝蝗属、束颈蝗属、沼泽蝗属、赤翅蝗属都有12种感受器,但这5属蝗虫的具体感受器类型不同;异痂蝗属、疣蝗属都有13种感受器,但这两属蝗虫的具体感受器类型也不同;尖翅蝗属有11种感受器;草绿蝗属只有10种感受器,各种感受器类型的形状、长短、基部直径、穴腔直径因蝗虫个体间的差异略有不同;在感受器总数量上:草绿蝗属的触角感受器数量最多,其次是车蝗属、赤翅蝗属、异痂蝗属、尖翅蝗属、沼泽蝗属、皱膝蝗属,束颈蝗属的触角感受器总数量最少;感受器的分布上:毛形感受器集中分布于触角的近基部;刺行感受器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锥形感受器、腔锥行感受器、腔形感受器在触角中部亚节分布较多。研究结果证明触角感受器是斑翅蝗科9属13种蝗虫的重要分类特征,并且也是不同科间蝗虫分类鉴定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