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间为经济利益的争夺由来已久,在计划经济时代,地方政府的竞争焦点主要在游说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更多的投资项目和财政拨款,这种争夺的战场主要在中央政府的非制度层面。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地方政府官员更加关注本辖区的经济指标和财税利益,各级政府间政治、经济竞争日渐加强。而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明确了地方的财权,为经济竞争提供了依据和条件,其中税收竞争是政府间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主要以差异性税收政策为基本工具,采取各种经济和非经济手段对税收资源展开争夺和控制,以达到吸引投资、增加财政收入、刺激地方经济增长等目的。十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纵向与横向税收竞争错综复杂地展开,竞争的方式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界的学者也开始更多地关注“政府间税收竞争”——这一新兴课题。从理论上讲规范的政府间税收竞争有很多积极的效应,如:有利于促进政府制度创新和经济扩张、引导着各级政府为改善自身的运作效率而不断变革、有利于增加纳税人利益、遏制政府对市场的无效干预行为等。但在目前我国法律规范缺位、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地方竞争行为不规范的情况下,政府间税收竞争带来了很多问题:各地政府竞相降低实际税率,造成大量税收流失;扭曲税负,有悖于税收公平和税收中性原则;影响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降低税收征管效率,影响税务机关执法地位;盲目税收竞争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距,引起新的矛盾等。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国际经济组织及国内市场更加开放的要求,国内各级政府面临着加强合作、协调,共同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评价和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成为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国际税收竞争研究较多,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实际情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已经在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界定、分类、理论来源方面初步达成共识,但这些研究大都侧重于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理论分析和对竞争成因的分析方面,侧重于我国目前的税收竞争现状及效应分析方面,在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改革思路和具体构想方面,所做的研究还略显薄弱。在借鉴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间竞争和财税体制改革两个角度出发,在深入分析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成因、现状和实际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财税制度的发展、政府公共服务理念、监督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辩析,提出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制度设想和具体建议。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性探索:第一,主要讨论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一般性理论,首先介绍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相关概念,以及政府间竞争与经济增长、市场秩序的重构和公共物品融资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国际税收竞争的发展与现状,阐述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基本要素,及形成原因,最后分析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分类。第二,主要分析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效应。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效应是指税收竞争在引起生产要素和税收收入流动的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深层次影响,论述了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普遍效应,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三种模型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要素流动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影响。第三,论述了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现状。在分析了中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环境和特点及表现形式之后,深入剖析了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后果及原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成因,以及要素流动性的局限对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七种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了简单地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所带来的六个主要问题,并指出了政府间税收竞争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论述了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财税政策选择。政府间税收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引导,运用得当则一举两利,不加规范,误用、滥用则两败俱伤。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制度外的恶性竞争,其成因已经超出了单纯税收的领域,而和政府职能定位、公共财政建设、行政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产生联系,因此,应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寻求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相应对策,以消除恶性税收竞争的土壤,为有益税收竞争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可见,如何强化政府间税收竞争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显然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第五,论述了规范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相关制度建设。主要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政府间税收竞争有效性的因素,从政府间税收协调与规制环境建设及财税制度建设两个角度论述如何规范和建设我国政府的税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