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掺杂单晶硅微缺陷及其快速热退火行为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快速热处理(Rapid thermal processing,RTP)技术及低—高常规热处理工艺,对硼掺杂单晶硅中的微缺陷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探讨了轻掺硼和重掺硼直拉(CZ)单晶硅在Ar、O2气氛中进行单步或两步RTP及后续低—高热处理工艺后,单晶硅体内微缺陷(BMD)和近表面有源区洁净区(DZ)的形成情况。同时对表面有原生微缺陷的硼掺杂单晶硅进行快速热处理(RTP)研究,进一步分析了RTP技术对单晶硅中微缺陷的调控作用和近表面洁净区(DZ)形成的促进作用。通过在Ar气氛和O2气氛中进行单步RTP及低—高热处理,研究了RTP退火气氛、退火时间及降温速率对硼掺杂单晶硅中BMD和DZ形成的影响。在Ar气氛中,研究发现随着RTP时间的增加轻掺硼单晶硅BMD密度和DZ宽度均增加,随着RTP降温速率的增大,BMD密度增加,DZ宽度减小;而重掺硼单晶硅随着RTP时间的增加BMD密度增加,无DZ出现,随着RTP降温速率的增大,BMD密度在下降,同样无DZ出现。在O2气氛中,发现随着RTP时间的延长,轻掺和重掺硼单晶硅中BMD密度均下降,DZ宽度均增加;随着RTP降温速率的增大,轻掺和重掺硼单晶硅中BMD密度均增加,DZ宽度均减小。但是,在O2气氛中热处理时单晶硅BMD密度过低不利于后期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内吸杂。进一步研究了硼掺杂单晶硅在(Ar/O2)或(O2/Ar)气氛中进行两步RTP及后续低—高热处理,结果发现随着RTP时间和降温速率的变化,单晶硅BMD密度和近表面DZ宽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改变RTP时间和降温速率就可以使单晶硅BMD得到合理分布,同时在近表面形成较宽的DZ,以满足后续器件制造过程中的内吸杂要求。
其他文献
现今随着社会环境变革,随着青年员工思想意识的变化,企业青年工作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其中,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作为与广大青年团员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联系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应用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数据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将会不断释放,进一步惠及人类社会。信息技术正在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
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猛,为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在铁路行业中推动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广泛应用。选取铁路机车车辆及其零部件作为分析对象,简述了再制造产业以及机
借助Bootstrap的思想,设计了一种复杂性状候选位点的筛选方法一随机抽样评判法。采用多次抽样的方式,对抽样获得的子集逐个进行分析,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因子的
金华市、衢州市两地三县四乡镇的跨区域大型文化活动“濲水之春”已经举办了八届。这种活动依托农村文化资源,立足农村,规模不一,风格迥异,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深受群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