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位模式的钾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单细胞表面K+原位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钾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分布最广的离子通道,它们可以通过控制钾离子的流动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在常见的肿瘤组织中,钾离子通道表达异常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如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分化。因此,检测细胞表面K+以反映钾离子通道的表达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于检测细胞表面K+浓度的方法有:荧光法、光声法和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稳定可靠,但是难以实现细胞外精确位置上浓度的检测,因而无法获得更准确、更具体的生理过程信息。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可以通过逼近曲线的绘制以控制探针尖端的位置,实现对微区电化学信号的原位测定,其电位模式可以通过离子选择性敏感膜对分析物的特异性识别为离子检测提供更高的选择性,并且已用于H+、Ca2+和Mg2+的原位检测。因此,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为原位检测细胞表面K+提供了有用的方法。本论文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电位模式原位检测了细胞表面K+浓度。首次使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固态转接层制备了双功能钾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探针,用于SECM原位检测不同乳腺癌细胞表面的K+浓度,并探究了电刺激和培养环境pH值变化诱导的K+外流,利用4-氨基吡啶(4-AP)进一步探讨了K+外流的可能机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了钾离子通道和细胞表面钾离子的研究意义与分析方法以及电刺激、细胞培养环境pH对钾离子通道及细胞表面钾离子浓度的影响,接着介绍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的装置及原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位模式探针以及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位模式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第二章 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探针的制备与表征本章制备了双功能钾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探针,对其电化学特征与分析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检测。通过滴涂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离子选择性敏感膜溶液制备微电极探针,由于多壁碳纳米管作为转导层,提高了敏感膜的电导率和稳定性,使得探针可以记录电位信号并绘制逼近曲线。通过循环伏安技术、电化学阻抗技术、绘制逼近曲线表征了该探针的电化学特征,并测定了其分析性能,线性响应范围为10 μmol/L-0.10 mol/L,检出限为7.9 μmol/L,斜率为54.0±2.0 mV/decade,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为钾离子的检测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第三章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位模式原位检测细胞表面钾离子浓度本章将双功能钾离子选择性微电极作为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探针,用于不同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和SK-BR-3)表面钾离子浓度的原位检测。通过逼近曲线的绘制确定探针尖端与细胞之间的距离,首先将探针定位于细胞上方15 μm处,对细胞进行SECM扫描成像以确定单细胞的范围。再将探针定位于单细胞上方3 μm处,原位检测三种乳腺癌细胞表面钾离子浓度。结果表明,MDA-MB-231细胞表面K+浓度高于MCF-7,SK-BR-3细胞表面K+浓度最小,这可能与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种类和数量的差异有关。本研究为原位检测细胞表面钾离子浓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第四章 基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位模式原位检测在外源刺激下的细胞钾离子外流本章利用双功能钾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探针,以电刺激和细胞培养环境pH变化为外源刺激方式,原位检测了这两种刺激引起的细胞表面钾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外源刺激诱导钾离子外流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刺激电位的增加,钾离子外流量增大;在所有刺激电位下,钾离子外流值都是:MCF-7细胞>MDA-MB-231细胞>SK-BR-3细胞;在不同细胞培养环境pH(8.00,7.40,6.50,6.00,5.50)中,pH 6.50对三种细胞表面的钾离子外流影响最大,而随着pH变小,三种细胞表面的钾离子外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通过与经钾离子通道阻断剂--4-AP预处理后外部刺激引起的K+外流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电压门控钾通道参与调节外部刺激引起的K+外流。本研究对于探索钾离子通道参与细胞调控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第一章绪论毛细管电色谱(CEC)兼具色谱和电泳分离的优势,近年来在手性拆分领域备受关注。本章在简要介绍CEC发展历程与分离原理的基础上,详细评述了其在手性固定相材料以及开管(OT)柱制备方面的新近研究进展。本论文基于不同手性固定相构建策略设计制备了新型OT柱,并将其应用于CEC-安培检测联用系统(CEC-AD),围绕手性药物拆分及其实际样品分析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第二章基于双手性选择剂修饰沸石二氧
学位
氧化应激是机体中活性氧或活性氮(ROS/RNS)的产生与抗氧化防御之间的一种失衡状态,它会导致生物体发生氧化损伤。细胞通过两种途径抵抗这种损伤。一种是采取预防机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在损伤发生前清除ROS。另一种是修复已经损伤的生物大分子,如DNA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中的蛋氨酸残基是最易受ROS影响的物质之一,会被氧化成蛋氨酸亚砜(methionine sulfoxide,Met SO),从而破
学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政权建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在抗战时期动员草根民众、实现资源整合的必要条件。在本研究中,基层政权建设特指,中国共产党在淮北抗日根据地改造旧的封建保甲制度,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政权组织形式。通过梳理中共在淮北根据地的政策推进、组织构建、民生建政,从中窥视其向乡村实现权力植根的逻辑路径,并总结出中共在淮北乡村基层政权中的运作模式、特点与经验。为新时代
学位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医疗费用、住宿和非正式护理方面给社会造成日益增加的沉重经济负担,因此对A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迫在眉睫。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有效的疾病诊断技术,具有快速、无损、高灵敏度和指纹诊断的特点,在痕量化学和生物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以上方面展开了探索和研究。第二章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花状CuSe的纸芯片,实现了对AD小鼠血液中非编码单链
学位
随着化石资源的快速枯竭,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资源迫在眉睫。生物质2,5-呋喃二甲酸(2,5-FDCA)因可以替代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等石油基聚合物单体应用于聚酯、聚酰胺等生物基聚合物的工业合成,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以2-呋喃甲酸(糠酸,2-FCA)为原料经过“溴化-羰化羧化或羰化酯化”多步反应制备2,5-FDCA的反应路线,为制备2,5-FDCA提供了新方法。该合成路线包括2-F
学位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金属钯催化芳基化去芳构化反应。一方面,实现了对称双吲哚类底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去芳构化反应,高效构建一系列螺环假吲哚骨架。另一方面,成功实现简单吲哚及吡咯衍生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去芳构化反应,丰富了该类反应的底物范围。通过合理的底物设计,使用基于BINOL骨架衍生的亚磷酰胺配体的钯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了钯催化双吲哚衍生物的分子内芳基化去芳构化反应,以高达98%的收率,>20:1的非对映选
学位
刺激响应高分子凝胶是一种“智能”大分子交联体系,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多种响应性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物理化学传感,柔性器械等诸多领域。然而开发具有高度可逆性响应,程序化可控,可视高精度表面图案化的刺激响应高分子凝胶器件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本论文论述了两种可视化、可逆循环、程序控制刺激响应策略并通过有机合成制备的智能凝胶材料。利用多氟芳环和长碳链结构通过环氧交联的方式制备得到CFN(cros
学位
ADMET性质的好坏是决定新药在临床试验中命运的关键因素。传统上,候选药物小分子的ADMET性质是使用昂贵且耗时的实验测试来测量的,在新药合成之前使用计算模型来评估药物的性质将有利于药物开发过程,可以有效节省时间和金钱。1.我们从文献中收集了总共1588个具有人体口服生物利用度数据的药物分子,用于开发使用五个随机森林模型组成的共识预测分类模型。本研究使用F=20%和F=50%作为分类截止值用于数据
学位
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轨迹问题”习题课为例,以课前增值作业设计为依托,在具体情境中再现问题,通过挑战性的活动设计和问题链的导引,让学生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自主地知识构建,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期刊
石油泄漏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对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处理含油废水刻不容缓。特殊润湿性材料对于水和油具有特殊的润湿性而被应用于油水分离领域。然而,目前特殊润湿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存在步骤繁琐和反应条件苛刻等不足,且所制备的材料存在耐用性差、价格昂贵和油水分离性能差等缺点,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反应温和的点击化学法制备了无氟耐用超疏水棉布,探究了超疏水棉
学位